2009-10-04 16:49:25艾若思

閱讀心得-海鮮的美味輓歌

簡單說,吃了一堆海鮮的作者想要告訴大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海洋即使大,卻沒有大到可以無窮盡的滋養人類,尤其是流刺網、底拖網,加上現代聲納科技與船舶技術,可以輕易的把特定魚種逼近滅絕的程度,如果『慢漁』,海洋確實可以如我們想像的繼續提供足夠的魚群,但如果繼續現在的捕魚方式,一旦魚的數量下降太快,就會導致無可挽救的後果。

 

直接跳到最後的附錄,什麼是不可以再吃的美食呢?瀕臨絕種:鯊魚當然是我們已經知道瀕臨絕種,不能再吃的大魚。還有一種大魚是我們努力在吃,政府也鼓勵大家吃的黑鮪魚,黑鮪魚也許快被日本人與喜好日式料理的朋友們吃光了。衝擊環境的養殖漁業:飼養的蝦子與鮭魚可能存有許多對人體不良的物質,因此不建議大家食用,並且由小魚所餵養的養殖漁業,如同大家吃經由牛肉餵養的獅子肉,換肉比例太低,很不符合地球的經濟效益,不如請大家多吃ㄧ些小型魚類。不適當的捕捉方式:安康魚用底拖網抓回來會把豐富的海底生態給刮平,而且有很多『混獲』的漁撈方式會導致吃進嘴裡一條魚卻有很多沒被吃進嘴裡的於掛掉。石斑等珊瑚礁魚類也不適合吃,因為部分漁民會去毒魚炸魚。從很遠很遠地方運過來的魚~~,花了太多珍貴地球資源啦!

 

作者鼓勵大家吃什麼呢?最鼓勵的是海螫皮,因為失去大魚的海洋,供養了很多水母,涼拌海螫皮倒真的是我也覺得粉讚的一道菜。草食的養殖漁業,例如鯉魚、 吳郭魚,牡蠣有助清潔海洋,所以也建議食用。其它就是族群還很豐富的小型魚類,例如鯖魚、烏魚。

 

比較高難度的建議是,建議各國政府不可以補助遠洋漁業,大家一定要買標明產地與捕捉方式的魚。

 

可以讓我們自己多想想的是,原來海洋會被吃到掛,慢漁與盡量選擇性食用海洋生物,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E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