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8 21:06:40相信改變

留住眷村系列(16):想像眷村時代記憶猶存

台灣立報更新日期:2010/10/18 00:17 李宜霖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台灣當代用各種不同方式去想像眷村味、眷村人、眷村事。例如便利商店最近推出眷村風味的便當,由王偉忠的姊姊王蓉蓉操刀設計眷村便當,菜色包括黃豆牛肉及糖醋咕咾肉,眷村飲食文化轉化為商品化的想像。

眷村第二代的中研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張茂桂表示,台灣社會如何去想像眷村,有著各種視角,包括政治控制的視角、「隔都」的視角,以及文化社會生活的視角。

 

張茂桂從小生長在桃園平鎮市居易新村,居易新村住的是駐防在金門外島的上校、少將等軍人及軍眷。過去台海緊張,金門外島面臨戰爭,軍人抱著「隨時準備陣亡」危機,風險非常大,居易新村形成的背景,就是為了安頓軍人家小,無後顧之憂。張茂桂表示,眷村改建時,才發現居易新村將官村的土地所有權原本是當地茶農的,過去徵收給賠償金。居易新村眷村改建不是由國家主導,而是民間自力改建,包括開發商、地主、眷戶的磋商,有許多衝突,村子四分五裂。

 

不同眼光看眷村

張茂桂一直是眷村的小孩,直到20歲才搬離眷村,他將自我客觀化,反過來看「我」是什麼,將熟悉的眷村陌生化,眷村生活問題化,用歷史結構的態度去重新看待。他認為,台灣的眷村有其階級的差異性,無法同質化看待,不能視為是一種型態、一種文化,每個眷村形成的故事是不一樣的。

 

張茂桂表示,政治控制視角中,有人認為,眷村是為了控制外省人。被迫離鄉的外省人不見得聽話,可能心中充滿了怨恨,認為是腐敗的官員,把國家搞丟了,眷村是為了控制心懷不滿、被迫流亡到台灣的人。政府把外省人分散到全省,空間吸納為國土,一分面控制外省人,一方面利用外省人來監視本省人,這是少數殖民統治囤邊的概念,同時用福利制度交換外省人的忠誠。

 

另外是「隔都」(ghetto,城市中少數民族聚集區)的視角。張茂桂指出,「隔都」將眷村視為族群階級封閉的空間,有許多刻板印象。例如把外省人想像成一種優勢的族群,有著軍眷、退輔、眷改的特殊族群,被視為佔台灣的便宜,政治上自以為是,瞧不起台灣人,不認同台灣的外來者。

 

眷村的多元想像

張茂桂說,晚近才用多元文化與社會生活視角去看待眷村,社區中有很多親密關係,眷村居民生活融洽,如同大家庭,眷村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食物為眷村文化象徵符號之一。他提到,眷村是時代的產物,具有中國大江南北以及台灣在地文化特色,但也變成一種文化商品,像《光陰的故事》,菜市場坊間都愛看,已超越族群,《寶島一村》舞台劇也到中國大陸演出。

 

張茂桂談到,眷村文化保存,包括眷村口述整理及文史展現。例如台北畫刊「烽火鎏金」眷村專題報導、台北縣擎天青年協會文史工作小組編台北縣地方眷村文史研究、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曾辦全國眷村研討會,還有眷村的內在的文學說法,如朱西甯的女兒朱天心寫《想我眷村的兄弟們》,這些都是用「人」的觀點來想像社區生活,眷村就是一種人生。

 

竹籬笆也是重要的社會生活視角。張茂桂表示,眷村原來是宿舍,後來才蓋了竹籬笆,因為眷村空間小,一開門就是廚房、臥房,竹籬笆有裡外之隔,竹籬笆隔開私有空間,保有隱私,眷村原無私有空間。另一方面是男人待在外島回不了家,在前方打仗,後方必須安頓,竹籬笆能抵擋覬覦。竹籬笆代表親密關係、繁衍與隱私,第二代超愛「竹籬笆」想像,例如《竹籬笆外的春天》電影中的愛情憂愁。但隨著眷村空間重整,竹籬笆消失,變成記憶所在。

 

張茂桂提到,一般人看不到老舊眷村背後的價值,第一代眷村居民在亂世生存,第二代離開眷村,但童年時期在眷村度過,第三代則對眷村產生距離與遺忘,印象中只是父母曾經住過的「家」,而非社群的「村」。他認為,眷村保存是的是一個失去的世代生活,眷村是許多人共同生存、繁殖與親密關係所構造的社區。

 

圖片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18/131/2f4v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