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5 16:50:35cusak

iFun之The Streets試聽會全文

2年前,年僅22歲的伯明罕小子—Mike Skinner:典型的英國郊區成長背景,化名The Streets出版了第一張從嘻哈玩到Garage及雷鬼樂的專輯[原創私貨](Original Pirate Material)之後,世界就變了。他頓時被拱成了近年迅速發展又迅速腐化的Garage界的新天才(甚至有人誇張地將他譽為下一個巴布迪倫(Bob Dylan),專輯更成為一張英國當代舞曲及都會青少年次文化的經典取樣。全新專輯[A Grand Don't Come for Free]首週進榜拿下全英第二,僅次於本刊上回試聽會的樂團Keane。

試聽會來賓

Elsa / 曾任金曲獎評審、現為Hit FM DJ
李杰 / XL樂團鼓手
冷豆 / PC Home個人新聞台[橫陳]台長,個人第一本書即將於洪範[之後系列]出版
小四 / 台灣首席嘻哈刮盤手之一、名舞場DJ


初步印象

Elsa:一聽就知道是英國人,英國腔很重。他MC時的合音還是寫得很好聽。剛才那首歌曲(指第二首”Could Well Be In”),如果Lou Reed是這個年紀,他應該也會做這樣的東西。

李杰:前兩首聽起來會覺得這是一張嘻哈的專輯,(沒聽過第一張)我很喜歡第二首”Could Well Be In”,很舒服。

(小四遲到,先跳過)

冷豆:聽到目前,會覺得上一張是比較新鮮的 。


節拍音色

(開始聽第三首後,眾人一度岔題討論起OutKast。)

小四:英國的音樂做得比較細,可是美國的嘻哈比較粗糙,但有另一種感覺。

冷豆:我同意這說法。

小四:我覺得他們做的東西是很新的嘻哈,把新的電音的音色加在裡面,MC的部份還蠻不錯,只是英國腔很重,聽不是很懂。

冷豆:要完整聽完一句很難。

小四:他蠻敢試的,不會用那麼多Sample的感覺,整個都是重新編曲,概念比較新。

冷豆:像他跟Dizzee Rascal是比較有旋律魅力的,雖然一個黑一個白,但狀況還挺像的。

李杰:如果把MC抽掉,我會把他歸在電子音樂。

(聽完一半後)

李杰:第五首”Wouldn't Have It Any Other Way” ,讓我聯想到Jay-Z。

Elsa:因為小女孩的開場!

(眾人異口同聲說出”Hard Knock Life”!)

小四:其實我覺得每一首都有很多別人的影子,但嘻哈就是這樣,所以我覺得還好。

李杰:第六首”Get Out Of My House”其中Rap的Flow讓我聯想到阿姆,但還是保有他自己的特色。Backing音樂加了SubBass擺明是電子樂的音色,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小四:剛剛那一首(第八首”Such A Twat”),有點像Jay –Z,但其實他還是把東西做得很電,所以我蠻贊同他(指李杰),這不算是一張真的很街頭嘻哈的專輯,MC沒有那麼得活、但很穩。

李杰:我覺得英國人比較敢去試新的音色,我希望嘻哈會慢慢往這發向發展。

Elsa:我還是很喜歡他的MC及合音處理的方式。

冷豆:“Fit But You Know It”中間那個吉他Riff會讓人想到Blur的”Parklife”,唸得的方式超像Damon Albarn,但後來那首就遜掉了。

小四:我覺得他們應該受Outkast那些南岸嘻哈影響很大,把很多非嘻哈的元素帶進來。

李杰:有別一般嘻哈的批判,第七首”Fit But You Know It”反而給我像Punk Kid的感覺。

(繼續回到歌詞部份,嘻哈精神重點在MC所唸唱之中表現,所以建議唱片公司應該印歌詞。)

第十曲“Dry Your Eyes”堪稱本專輯芭樂之最
(本來是邀來Chris Martin唱的,但後來沒用)

Elsa:每個男孩都有易感的時刻,不管是怎樣的人,生涯當中都還是會有這樣的歌出現。

冷豆:很像LFO。

(然後又岔題聊起很適合男孩偶像翻唱云云)

壓軸曲”Empty Cans”

Elsa:為什麼兩條歌曲情緒差這麼多啊?

李杰:這本來應該是隱藏曲吧?不然剛那一首是很漂亮的Ending。

總結時刻

冷豆:很難吸引不認識他的人。

李杰 在台灣消費嘻哈的小孩如果買這張,他可能會聽得很難過。但英國人有那些包容的態度,可以為嘻哈走出一條新路。如果滿分5顆星我給他3分,少兩分第一個原因是我沒那麼喜歡他,另外我覺得我還不夠瞭解這個人。

Elsa:我在3到3.5之間沒辦法決定。3是因為這幾年來其實很多人已經趕上他的水準,0.5的部份是他還是有在做一張專輯的概念,且有很強的單曲來拉抬。

小四:如果要說這是一張嘻哈專輯,我可能給他2顆。我覺得聽不懂歌詞很可惜。但不以嘻哈角度來聽,編曲很新很敢試,我可以給3到4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