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04 20:48:00cusak

佐治米高與他的男人們

George Michael新專輯[Patience]正式上架前夕我碰巧在倫敦,來回穿梭於地鐵間,就算步伐再匆忙,也很難不注意到他發片的消息:那巨幅海報中他安坐一張加寬的純白雙人沙發右側(似乎等著誰入座),在各站的牆上霸氣地橫擺開,加上Big Issue當期以他為封面,貼得滿城皆是。幾天後我回到台灣,透過網站外電得知他首日大賣六萬張,再來便是拿到他久違了的全英專輯冠軍。

是否因為那密集宣傳奏效,還是有其他情感因素(如他忽然宣佈將退隱一事)發酵,一時很難歸功。

George Michael跟我們一樣也是人,也會犯錯。我從飛機上提供的英國報刊專欄中讀到這一句, 忍不住就笑出來,當下明白這撰文者想必跟我輩乃同一國、同聲出氣,在多數冷淡以對或擺明看笑話的媒體評論間,更顯得異常溫馨。

George Michael是五年級尾段到(至多)六年級中段班的歌手。我輩,指得正是這一群人;年紀再輕些,只會當他是個過氣老人。我輩見證過他極紅極性感極風光極溫柔極爵士樂的多面光譜,也駭然他一度陣腳錯亂推出那幾首失神且失策的單曲,於是當他重回曾經對簿公堂過的老東家, 以一曲”Amazing”先發暖身,雖然跟舊作”Fastlove”頗神似,卻讓我輩都感動了,那是一種得知老友並沒有戰死流言沙場的辛慰感,甚至小小激動著要向別人喧嚷 George Michael回來了!

其實幾乎每回George Michael發表新作,都像是一種回歸。畢竟自他脫離Wham!雙人組之後的這十幾年,總共才發表過四張專輯(如果不把99年的翻唱作[Songs from the Last Century]列進來)。然而無論[Patience]到底是他回歸亦或告別之作,已有幾首歌(儘管曲序編排不無可議之處)足堪代表他仍是這世代頂尖的創作歌手。

George Michael悠然遊走於成人抒情與都會黑人樂的藍眼靈魂(Blue-Eyed Soul)聲腔這回唱起了分析著自身最深入的歌謠:一曲”John And Elvis Are Dead”藉一個[再見列寧]般的故事,感傷所屬的時代遠去,間接點出他面臨流行風潮之時不我予感;“My Mother Had A Brother”更幽幽地鑿進他與家人間私密的情感回憶(詞曲編曲及製作也自然由他獨力完成,不假他人協助);絕美且標準午夜電台金曲的“American Angel”顯然是獻給男友Kenny Goss的。(內頁竟然附上一張男人照片,自在地笑開,彷彿用以向大家解釋歌中何謂”Texan Smile”的!)不過後頭卻還有另一曲”Please Send Someone To Love”,標明了要送給前巴西男友Anselmo Feleppa。雖然此人已經過世,歌間充滿笑意與幸福的舞動感,恐怕要讓現任十分嫉妒。

舞曲,是George Michael另一個強項。他能寫能跳,而且帶騷,同儕少有人能及。[Patience]中(還是收錄了”Freeek!”2004”昇級版”及”Shoot The Dog”兩首失策的單曲)取樣紐約團The Ones幾年前全英十大金曲”Flawless”而成的Disco-House勁歌”Flawless(Go To The City)”與簡直追回The Beloved、The Shamen等Acid House風采的復古電音傑作”Precious Box”,都叫人聽得渾身不住扭動。


比起George Michael同代的歌手,[Patience]不僅是他存活至今的證明,更是我輩迷戀他至今也不尷尬的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