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5 11:30:32炮彈之神

反恐怖:全新的戰爭

国国作戰對象的高度分散和不確定性,使反恐怖作戰成為比以往對付游擊戰爭還要有難度的一種戰爭。  
  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發生的恐怖襲擊行動,公然對人類文明進行挑釁,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對21世紀的國際秩序構成嚴重威脅和破壞。 
  從這次恐怖襲擊的性質、方式和結果來講,無疑已是一場戰爭行動。在世界範圍內,由於各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仍有一部分人同情、支持各種類型以恐怖行動為主要特徵的鬥爭方式。因此,在新世紀的漫長歲月中,國際社會將面臨一種全新的戰爭樣式即反恐怖戰爭。 

国国反恐怖戰爭的條件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宣佈即將採取戰爭行動,而且聲稱這種戰爭行動將是最堅定、最徹底和最不擇手段的。
  美國的安全戰略中早就有反恐怖措施。自捷克、波蘭、匈牙利加入北約及科索沃戰爭之後,美國將全球戰略重點從歐洲調整到亞洲,同時也特別強調了對付國際恐怖主義的重要性。
  美國軍隊擁有完整的反恐怖作戰條令。這個條令對國際恐怖主義的特點與性質、恐怖分子的行動方式、反恐怖力量的運用,甚至對不同類型恐怖事件的處置,都有系統的分析、闡述和要求。
  另外,美國為加強反恐怖活動還投入了大量的經費,有世界上最大的反恐怖情報網,還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反恐怖特種部隊,18日,美國司法部宣佈建立全國性的反恐怖工作隊,進一步加強反恐怖力量。
  但是,這一切並不能說明,美國發動這場反恐怖戰爭後就能立竿見影收到應有的效果。恐怖分子躲在暗處,往往又消除職業特徵藏匿於普通百姓之中,極具隱蔽性。以本·拉登為例,阿富汗山地地形為他提供了很好的藏身之地,而且他的外貌特徵與在阿富汗的「群眾基礎」,稍事化妝就可能如同當年的艾迪德一樣,藏在坎大哈或者某地美軍的眼皮底下而不被發覺。所以,作戰對象的高度分散和不確定性,使反恐怖作戰成為比以往對付游擊戰爭還要有難度的一種戰爭。 

国国反恐怖戰爭的形式與目標
  從戰場概念來講,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場反恐怖戰爭的戰場不只是在海外,美國本土也可能成為戰場。
  從戰爭規模來講,1991年的海灣戰爭,多國部隊共集結了約50萬軍隊,其中僅美國一家就出動了43萬軍隊投入作戰。在那場戰爭中美軍也動員了5萬預備役軍人。根據布什總統和其他美國政要發表的講話,以及徵召預備役人員的數量,可以看出美國這次準備在不同的地區打一場或幾場較大規模的戰爭,其首要目標就是消滅本·拉登組織。其實,不管本·拉登是否是這次「9·11恐怖事件」的主謀,美國政府都會把他列入打擊名單之
列,以徹底解決長期以來的心頭之患。  
  至於美軍何時動手,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的條件:首先是美軍三軍武裝力量是否按照作戰計劃基本到達指定位置,換句話講,就是何時部署完畢;其次是看本·拉登的行蹤在美軍部署期間是否被發現。前一種情況,美軍至少需要兩周到兩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後一種情況,就意味著戰爭從發現本·拉登並實施打擊的那一刻即開始。
  反恐怖戰爭,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戰爭。如果這場戰爭在阿富汗爆發,美國人一定會吸取20世紀70年代末蘇軍在阿富汗戰爭中所犯的錯誤,使用打擊最有效、反應最迅速、己方傷亡最小的作戰手段和方式,包括有選擇地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裝備。

国国反恐怖戰爭的影響 
  恐怖事件發生之後,多數國家表態支持美國打擊這次恐怖事件的製造者和策劃者。而美國政府到目前為止也正在按照一定計劃和程序行事,或者說正在從國家安全的應急反應階段進入到國家軍事部門預制的戰爭實施程序階段。 
  在此期間,美國以及相關國家正在著手開展這樣一些方面的工作:首先,美國正動用一切手段和力量,盡快查證這次國際恐怖活動屬誰所為,拿出大量無可辯駁的法律證據向全世界公佈幕後的主謀,為其戰爭行動提供足夠的理由。
  其次,美國正在加強與西方盟國的協調與合作,最大限度地贏得全世界反對恐怖主義的國家和人民的同情與支持,盡快建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恐怖聯盟,以及敦促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制定「國際反恐怖公約」———一方面,使美國進一步打擊恐怖活動有國際法的依據,另一方面,使世界各國都要認真履行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在共同防範國際恐怖主義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這場反恐怖戰爭如果處理不好,恐怖分子不但不會被徹底消滅,且還會出現一茬接著一茬進行惡意報復的現象。而隨著西方國家的介入和一些國家直接為美國的軍事行動服務,恐怖分子和受到美國打擊的政權,也會想辦法運用各種方式襲擊這些國家。阿富汗塔利班的精神領袖奧馬爾15日就發表聲明稱:「如果任何鄰國為美國提供打擊阿富汗的陸路和空中通道,那將意味著把戰爭強加給我們」,「我們對這樣的國家予以打擊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