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料理隨筆162-麻油雞篇
『客家料理隨筆162-麻油雞篇』
每年第一道寒流來訪過後,二姑家的老灶頭就開始忙碌起來了。當時山村尚未裝設瓦斯爐,每天需要消耗許多柴火。消費之需求,造就通貨之流暢基因。因是之故,到山坪撿拾柴火,就成為我賺取零用金的捷徑。我撿拾柴火的秘密寶庫,就是翻過兩座山頭後的保安林內。這座保安林面積廣袤,大片的樹林內因人跡少,遍地之乾柴落枝,也就成為我的獨有賺錢物資。
那時候,一擔乾柴約廿斤索價五元。一天我能供應三擔,十五元就輕鬆的落入口袋。因為我挑回的乾柴,枝體巨大,長短一致,價錢又便宜,所以,司爐的二姑丈,特別喜歡使用我提供的柴火。二姑家的大爐灶,是利用一塊塊的紅磚疊砌而成。歷史悠久,火勢旺盛,一排五個大大小小的灶眼,可說是山村獨一無二之設計。最大的灶眼是水鍋,廿四小時供應熱水不歇。
殺鷄宰鴨或者住客洗澡,全都利用這鍋滾水。因此,負責挑水的小表哥和我一樣,口袋裡總是麥克麥克的響叮噹。寒流報到之後,最高興的是那些饕客們。因為二姑家的蔴油雞,開始7-11式的供應不停。任何時間光臨,都可讓你吃得滿嘴油光。由於山村位置特殊,她正好座落於平地與山地的交會點上,入山伐木採菓的工人很多,外出城鎮辦事者也不少。路過於此莫不停步打尖,充實一下五臟廟,然後再繼續奔走前程。
二姑家因得地利之便,在此開設一家民宿式的旅館兼食堂提供膳宿。二者兼營,幾已成為山村最熱鬧的處所。這些進出客人辛苦終日,來此短暫休息獲得熱烈招待,自然便將此處,當作是他們行腳歇足之家囉。當然啦,二姑家也因有這些財神爺的支持,所以,房屋建造得美輪美奐!由於我天天出入二姑的食堂,對於她最拿手的蔴油雞作法,耳濡目染,自然對她的操作程序瞭然於胸。
她對蔴油之使用很挑,非運財伯工廠的產品絕不使用。運財伯的烏蔴油,香醇營養,遠近馳名,還曾外銷到日本呢。山村婦女做月子,全都依賴他家的烏蔴油調理。中藥師阿祥伯與他交情不好,可是他卻誠意的推荐運財伯的烏蔴油。阿祥伯說:烏蔴油明目健齒與烏髮,經過他的推薦,運財伯的烏蔴油儼然成為山村之寶。其次,二姑家的蔴油雞高湯很特殊,除利用鷄骨架長時熬煮之外,另還加上適量的柴魚塊同熬。
這種高湯炒煮出來的雞肉,鮮嫩彈牙,口齒留香。而在酒水對比之中,按照客人需要,從半酒至全酒,對上高湯真是黃金組合。其實,客人願意上門,全都衝著她的高湯與酒水的黃金組合。老祖母嘴挑,但每餐飯必拌二姑家的高湯,她才會覺得人生的滿足。這種湯拌飯,頓頓吃它兩碗稀鬆平常。我是老祖母的金團寶,十足的跟屁蟲,每餐跟著她老人家上二姑家吃食,已經成為習慣。奇怪的很,老祖母吃得團圓滿面紅光,我卻越吃越是黑瘦,連中藥師阿祥伯,他也找不出是啥麼原因?
再來就是雞隻的選擇,二姑曾試過放山雞、玉米雞、烏骨雞、土雞與閹雞。最後入選的,卻是山坪老兵飼養的閹軍雞。這種雞是鬥雞一族,個頭碩壯高挑,我們稱牠叫「太監雞」。因為閹掉牠的雄性,生長迅速,肉質細緻,口感絕佳。大表哥在廚房幫忙,天天宰殺太監雞並解體剁塊備用。二姑親掌鍋鏟,鉅細靡遺,一手包辦。但見她在鍋熱之後,先行倒入烏蔴油爆香,拌炒厚切的三年生老薑片,再趁著火猛鍋熱,將表哥剁好的雞塊入鍋同炒。
待那雞肉塊之血水收盡,鮮甜的肉汁就被封在肉內。最後依客人之要求倒入米酒,全酒或半酒熬煮至酒氣散盡,留下鮮甜醇香之蔴油雞就可上桌啦!二姑家的蔴油雞,湯濃香辣有勁。湯之入口濃郁,舌尖味蕾充滿酒香,就連饕客打出之酒嗝,或反芻也都是鮮甜不變。雞肉彈牙毫無腥味,肉質細緻百吃不厭。許多客人習慣成自然,吃完還要吮吮手指才過癮。二姑家的蔴油雞享譽山村廿餘年,直至她們全家移民澳洲,仍有許多饕客絡繹不絕的前來拜訪呢。
上一篇:客家料理隨筆161-鹽水鴨篇
下一篇:客家料理隨筆163-鹽酥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