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1 11:34:57慕松

客家料理隨筆96-豬尾篇

 
照片-豬尾料理-[網摘]。



        『客家料理隨筆96-豬尾篇』

 

  豬隻用途真是廣大,從頭到尾無論內外都有它的用途。不管是製作物件或是當作食物,它都能表現得可圈可點。至於豬肉對我人類用處更大,紅燒或乾滷,清燉或藥燉,或者是煎炒煮炸,透過人類的精巧廚藝加以烹調,端上桌來無不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您若問我最愛吃豬的那一部分?我的答案非常簡單,只要是您弄得出名堂端上桌來,我都是來者不拒全盤接受。

 

  「膠原蛋白」,它是人類皮膚組織中,不可或缺之營養成份之一。人類皮膚受過痘瘡之害,或者受到意外之傷者,其傷口經過膠原蛋白之調和,可以適度的恢復原狀。而豬皮之膠原蛋白非常豐富,只可惜在國人的觀念裡,以為它高含膽固醇有害身體,因此而將它拒於門外。其實,膽固醇是人類力量之泉源,人體若無膽固醇之運作,鐵定其人之生命也將瀕臨死亡矣。

 

  附帶有豬皮的豬肉,豬頭皮,豬腳與豬尾巴等等,它們都是我的最愛。而豬尾巴者,更是我的最愛中的最愛。童年時代,精通中醫理論之老祖父。 經常的對我等後輩說:「豬尾巴連同尾椎骨一起熬湯,它具有滋陰補陽與益骨髓強筋骨之效果。」老人家還說:「它可以改善腰痠背痛之毛病,還可以防止骨疏鬆之症狀。」或許就是受此話之影響?我對豬尾巴予以另眼看待。

 

  豬尾巴在鄉下人人都稱它為「豬尾尖」,蓋因它的形像就是細尖,所以鄉下人才會如此稱呼它。小小一條豬尾巴,各位可別小看它。無論它是用滷用燉或炒或煮,它的口感與滋味絕不輸給豬腳。它的脂肪少蛋白質多,青少年轉骨期間吃它,可以促進骨骼之發育。老年人吃它,則是可以延緩骨質老化之速度。而燉爛之諸尾巴,對於老人家之口齒絕無妨礙。

 

  從小到老,豬尾巴料理始終是我的最愛。或許我的豬尾巴吃得不少,現在我的年紀雖老,可是我的皮膚依然光滑,這些都該歸功於豬尾巴之奉獻。我媽對於豬尾巴料理很有一手,因為我常在她身旁協助,所以,多多少少我也學會了一些。每次母親買回豬尾巴,大都會交給我先行處理。拔毛刮除雜質與切段等工作我都駕輕就熟,而且因為我的仔細,母親也十分信賴於我。

 

  母親的「豬尾三杯」甚受好評,當我在做豬尾巴的前處理工作之時,母親就在一旁整理蔥薑蒜、以及辣椒等辛香調味料。母親將它們弄乾淨之後,立即加以切段切丁備用。前置工作皆已完成,母親便命我生火熱鍋準備進行炒作豬尾三杯。鍋溫已夠便將辛香料依序放入爆香,然後將整理好汆燙過的豬尾,倒入鍋內與辛香料同炒,此時滿屋飄香帶辣,我已口水滿腔啦。

 

  為了掌握火候與豬尾均勻吃進辛香料,母親快速翻炒不敢稍停。待至豬尾與辛香料融合均勻,再度調味並撒以米酒,加入一些清水讓它沸滾收乾。起鍋前放入大量的九層塔,然後小燜一下之後,打入預熱過的砂鍋內,滴上一些香油就可上桌了。母親做的豬尾巴三杯,色香味俱全。它的滋味香辣兼並,口感滑潤Q彈,吃過之人無不豎起拇指稱讚!

 

  母親拿手的除上述的三杯之外,受家人歡迎的還有「豬尾燉狗尾草」、「豬尾燉九層塔根」、「薑蒜乾滷豬尾巴」、「紅燒豬尾馬鈴薯」、名堂之多不勝枚舉,滋味之美人人稱道。小小一段豬尾巴,在母親巧手揮灑之下,化作道道美食令人佩服不已。五十歲之後的母親,因為媳婦陸續娶入家門。從此遠離廚房。其實母親廚藝並非高手,只是對於豬肉之烹調較為拿手罷了。


媽媽咪啊!-[西洋歌曲-ABBA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