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6 11:37:28慕松

咾咕石懷舊

 










照片-石灰窯-[網摘]。



 

          『咾咕石懷舊』

 

  三芝又名小基隆,並不是指她如基隆一般繁榮發達,而是指這裡雨水之多不輸給雨港基隆。在我深刻的印象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裏,晴天屈指可數,故爾「小基隆」之名當之無愧。

 

  高中畢業那年,讀書就業兩不順遂。就在裕隆汽車公司打工的時候,認識一位前來打零工的電影放映師。當時的我正值夢幻年齡,在他巧嘴說動之下辭去工作,跟随著他到小基隆,某議員開設的露天戲院裏當他的助手。工作地點是在三芝街上,一位簡姓議員家的製茶工廠謄出的空地,當地人稱做「新樂園露天戲院」。因為露天放映電影,所以需要看天吃飯。

 

  偏偏小基隆多雨,每月天晴不多。老闆眼看無利可圖,欠下租金和我們的薪水趁夜落跑。我與師父守住放映機器,打算等待老闆回來取得薪水之後再行走人。守機期間為了民生問題,我們到處去打零工。三天捕魚五天曬網,生活之離譜連屋主都看不下去。幸好工廠內有位管工阿庚對待我們不錯,經常帶著我們四出尋找工作。我們五口人藉著這些斷斷續續之炊,終於將生活問題解決。

 

  半年後落跑的老闆回來,他想偷偷的取回機器落跑。怎知房門一開,看到我們没走而大吃一驚。他以為我們絕對耐守不了,這下人在不得不面對現實。他連夜與我們舉行談判,經由議員從中折衝,最後老闆只好清完舊帳帶走機器,這下我們真的失業了。嗣後,我們就近找到一份工作。我與師父師娘三人,在一家石灰窯裏打工。這項打工工資少,但對當時之生計不無小補。

 

  三芝鄉近海,海邊盛產咾咕石。咾咕石是鈣化的海藻珊瑚石,用來煅燒是製造石灰的好素材。每天潮退之後,我們取石回來碾碎燒灰。當時台灣景氣逐漸回升,到處建築生意興隆。石灰是建材之一,需求量大,每天生意應接不暇。日夜趕工結果,我們三人天天忙得灰頭土臉,下工時往往互笑對方只剩兩隻眼睛。我們工作天天過量,差點就將生命給賠上了。

 

  三芝海岸海藻遍佈,死後沒有完全腐爛沉積鈣化成礁石。於是聰明的人類,便將它燒成石灰當建材。石灰牆壁越久越堅固,所以在當時普遍受到建商之採用。那時候的石灰窯極為簡單,它只用石頭與土漿築起一道圍牆。石窯圍牆之寬約為尺半高有四尺,窯場圍牆直徑約8-10尺,並還留下一個三尺寬的窯門。窯內挖數道火溝,舖以乾草木材或雜碎易燃物。

 

  一層煤炭一層咾咕石,交疊直至窯頂為止。窯火點燃之後,必須持續維持火勢七、八個鐘頭。待至咾咕石燒透成灰,方可將火停熄。停火之後,又需等待冷卻方可取灰出窯。石灰出窯手續麻煩,必須先潑冷水讓它快速冷卻。然後再以細目鐵絲網,篩粉去除雜質。每窯約可取得石灰15-20公斤,數窯輪流作業,一天的產量也是相當驚人。

 

  石灰成品以草袋裝填,每包恰好廿公斤,然後雇車運送至建材商處,或者直接運送工地。如果客戶要求,就需將它送至買者指定的地方交貨。當年打工的窯場在古庄村海邊,印象中好像是經過一大片的林投樹防風林。上回與多位朋友一起重遊三芝鄉,欣悅品嚐美人腿與箭竹筍。餐席上我談起往事,大夥聽得津津有味。餐席結束之後,好幾位朋友們要求我帶他們前去見識見識。

 

  盛情難卻再加上我也想前去,看看自己過去打工的地方,所以,我就憑著記憶帶著他們,沿途摸索到我們從前工作的地方。我確實將他們帶到現場,可惜從前之窯跡已然全無。現場所見到的是一處處,被水泥建築之高樓公寓所取代。而窯場蹤跡全部消失不存,朋友們見了現場只好失望而歸啦。 【完】

 

 

戀情海-詹雅雯

上一篇:大自然的歌聲

下一篇:麻辣腸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