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花開正逢秋
『洛神花開正逢秋』
那年的十一月初,難得有機會去台東探望親戚。晚飯的時候餐桌上表弟說,明天他將起程去嘉蘭村,向一位親戚家買些洛神花苗。他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機會難得哪會放過,我當然是滿口的答應下來。當晚可能是太高興了,一夜輾轉覆側無法安眠。第二天一早起床,頂著熊貓眼和大家一起出門。嘉蘭村是台東金峰鄉的行政中心,我們一行五人,到達那親戚家已是中午時分。
蒙其招待至奇蘭山莊用餐,順便還參觀了當地的黃色杭菊園。其實,杭菊初花就是金黃色,待至秋天成熟就會變白的。它是我銅鑼故鄉之鄉花,對其特性知之甚詳,但我還是裝做不懂,跟著他們一起前去參觀。親戚還帶我們去參觀石板屋,它的主人是學校老師,他與親戚甚熟。這位老師說:「這些石板是從屏東搬來的,它是我們部落之至寶。」說到這裡老師將話頓住,若有所思之後再開口。
他說:「可是在洛神花季遊客多,有人將它搬去當座椅。過份的還有人拿去做Bar-B-Q石板,所以,這裡的石板經常被搬空。公德心已經不值錢,有幸搬回原地者,已算是良心不錯的了。」老師說完一臉落寞,令人見了同情心油然而生。我們遊罷石板屋,那位親戚對我們說,附近還有溫泉一叫「金峰」,一叫「比魯」,這兩溫泉都不錯。由於它們曾出現在啤酒廣告上,故爾來此拜訪的遊客不少。
親戚說:「這兩溫泉一以「泉煙」取勝,一以「溯溪」為號召,都是大武山區的自然景點。」可惜時間限制,我們只有乾瞪眼的份兒。在回程的車上,一路看到許多寬闊無際的洛神花田。洛神花的紅紅果萼與綠綠的葉片,交織出一幅大自然的美圖。這位親戚家的栽植面積廣達甲許,每年收入頗豐,因此引起許多親戚羨慕而躍躍欲試,我家姨丈就是其中的羨慕者之一。
洛神花又稱為「洛葵」,它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每年的七、八月間撒種,十月開出粉紅帶白之花朵。十一月開始就可收成,時間短但人工耗費大。此物原生於印度,1910年日本人引進台灣。分別栽植於台東的鹿野、卑南、太麻里、金峰等乾旱地方。極盛時期的栽培面積廣達三百餘公頃,僅金峰一地就佔八十餘公頃。然而,因為費工加上年輕人口外流,種植面積已經一天天的減少啦。
洛神花的果萼具清熱解渴、止咳、降血壓的功效,因此鄉人將它視為至寶。至於花萼內的綠色果實,因它含有毒素,汁液沾人皮膚,患有過敏者立即會有生癢之反應,所以,花農需用一竹筷將它捅出。這些捅出之青果作何用途,因為行程緊湊忘了詢問主人。花萼的處理,利用陽光曝曬或火烘乾,然後就可製成蜜餞、果醬、或洛神花茶。
那位親戚住在金峰鄉公所旁邊,走進鄉道就可見到,家家戶戶盆栽裝飾。我們沿著一道畫有百步蛇壁畫之土牆,看見許多洛神花季的遊客,在我們的眼前穿梭來往。人們習性皆相同,有錢不厭其增多。原來這家親戚家的大小,都是客串的業餘導遊,此時正值洛神花季,他們忙進忙出的,幫助旅行社招待遊客。導引她們唱遊洛神花田,並還講解推銷洛神花之產品。
此時他女兒剛送走一團人,接著又來一團,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晚餐聚會之時,他送給表弟一袋花種,以及數百棵種苗。他希望親戚間有福同享,並預祝他能夠順利試種成功。餐後主人還不厭其煩的將種法告知表弟,濃濃的親情令人感動不已。這一夜我感觸良多,尤其聽過許多親戚拓墾的辛酸與成功的故事,印象特深至今都還念念不忘哩。 【完】
台北追想曲-詹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