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姐家傳的辣豆干
『瓊姐家傳的辣豆干』
認識「瓊姐」那年,我在山村的國小唸五年級。「瓊姐」是山村孩子們給她的稱呼,因為大夥都這樣叫她,我是外來人當然也就跟著這樣的叫啦。然而,奇怪的是,我每次叫她「瓊姐」,她一定糾正要我叫她「阿姑」。原來她是父親的遠房表妹,早歳遠嫁台東富豪之家。丈夫不幸車禍死亡,由於無出,所以夫家人對她視同外人。就在親家的同意下束裝北返,過著她婚前一樣的生活。
回到娘家之後,「瓊姐」天天挑擔穿村過里,沿途叫賣其家傳之五香辣豆干。每天凌晨公雞剛啼叫曉,瓊姐便起身披件舊外套走入廚房。她先將灶火點燃大鍋放好井水之後,這才走進後頭用冷水洗臉。接著進入偏廳自己房間內,打理她的頭髮門面。她愛潔淨成癖,如果門面沒打理好,走進廚房啥事都弄不好。她的頭髮烏黑似浪,村子裏的婦道人家,都很羨慕她那把烏黑順溜的頭髮。
約模半句鐘經過,她已整理好一切,鍋中之水也已滾開,於是將滾水舀入水桶泡軟豆干。一轉身提著一桶老滷汁,緩緩的倒入那口具有歷史的大鐵鍋內。依序加油添醋、加辣椒、加花椒等香料,慢慢攪拌讓它們融為一體。慢工出細活,光是攪拌工作就耗費不少時間。醬汁融合試過鹹淡之後,這才將軟化貯備好的豆腐干,一塊塊的放入滷過內熬滷。
她不喜歡整籃倒入,因為這樣做法,豆腐干吃醬程度會不均勻,既會影響賣相,更會影響口感。就是因為有她的這份堅持,所以,她家製造的各種豆腐干遠近馳名。她家這鍋滷汁是祖父時代的遺物,聽阿舅說他曾親眼見過老人家的真面貌。老人家滿臉嚴肅做事頂眞,滷豆干之味道不對,整鍋倒入餿水桶內,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的硬漢子。
阿舅對老人家印象很深,每回去他家都會有許多滷味可吃。尤其他家的辣滷豆干,說乾不乾說濕卻又不礙手不黏稠,入口香醇準叫你一吃難忘。阿舅留學日本,每次返台省親回去日本,必會買上許多帶回日本當伴手禮。那些收禮的日本人或台灣去的同學,每個吃了都說滋味好「讚!」瓊姐家的辣豆干,必須以慢火滷煮三個小時。期間還得不停的翻動,好讓每片豆干都能充分的滷到入味。濃郁的老滷汁在文火緩緩煨煮之下,香氣四溢飃傳千里。
鄰居們常說笑話,光聞滷味跟吃的沒有兩樣。每片豆腐干經過三小時的滷煮,軟硬適中老少咸宜。瓊姐不喜歡用味精,她以新鮮之甘蔗取代。因此她滷出來的豆干,嫩香甘甜令人百吃不厭。這年山村進駐國軍部隊,有位士官長與瓊姐父親交善。班長善治川味,滷煮炒燴樣樣拿手。他吃過瓊姐家的豆干之後,建議她父親不妨加些花椒與辣子同滷。她父親照班長指示加入一些試滷,新豆干出爐山村青艾趨之若鶩。漸漸吃出名堂,外地的訂單源源不斷。
這家辣豆干成為山村招牌,「瓊姐」家就依賴這辣豆干,建立出一片自家的食品王國。瓊姐之父接棒自其祖父,之後又將棒子移交兒子。女兒外嫁本無傳授,但因瓊姐頭腦過人,所以獲得破例之傳授。她從初中畢業就投入其中,自滷自賣終於闖出天下。出嫁那年,父親特別分給她一小罐祖傳滷汁。她至男家並未攜帶過去,原來打算婚姻穩定下來之後,另起爐灶開業經營。
豈知人算不如天算,丈夫車禍早逝不說,竟還落個下堂回娘家這樣的下場。她在下堂之後立即回到故鄉,第二天大早就挽起衣袖,走進廚房開始忙碌起來。辛苦得熬過數年之後,她移居山村之外新起爐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待我離開家鄉北上打天下,她已找到了她的第二春。新郎是個篤實的生意人後代,鳳凰于歸夫唱婦隨,聽說她們的生意早已做到國外去了呢。 【完】
[音樂播放中]-人生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