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1 11:06:18慕松

歌詠野葡萄

 




照片-野葡萄-[網摘]。


照片-野葡萄果汁-[網摘]。


照片-野葡萄果醬-[網摘]。


照片-野葡萄紅酒-[網摘]。




 

 

          『歌詠野葡萄』                  

 

  那年喬遷落腳於中和地方,新居的牆腳水泥裂縫之處,不知何時爆生出一棵野葡萄。嫩苗抽莖高約兩公分許,頂著兩片鋸齒心型的子葉,迎風輕搖翠綠翩翩非常醒眼。三幾天沒見它已抽高成節,冒出芽鬚四處匍匐纏繞。又是數日過去,它那幼嫩的株莖,隨其向水與向光特性匍伏前進,一路蜿延到處尋找可以攀附之物體。它的新鬚到處捲繞,一旦被它纏捲上身想躲也躲不了矣。

 

  春風低吹萬物起綠,野葡萄的嫩紅莖梗,努力的爬架越棚拓展領土。它得觸鬚爬到哪莖梗就延伸到哪,自由自在不受約束。它的芽鬚已經攀附到篷架的竹枝上,自由舒捲四向擴張,哪怕高牆阻隔或低棚拉扯,它照爬不誤一點也不受到影響。然後再經一陣陣春雨的滋潤,用不了多久它已葉蔭成片,翠綠裝滿眼簾,縱目觀覽心曠神怡。

 

  每天見到野葡萄的成長,心中不免會想到故鄉的山崗。夏季來臨,正是萬物成長的好季節。山村遍野之野葡萄,當然也不會放棄它的成長機會。從它發芽爆葉伊始,它的莖梗便天天加粗加長,表皮強韌,皮相斑駁。曾幾何時,茂葉覆蓋處之枝椏,悄悄地冒出花凸,一顆、兩顆、三顆……霎眼長滿一樹,纍纍點點,繁不勝數!蜂兒、蟬兒、蝶兒、蟲兒、在其棚架上忙碌不休,並還利用辰光,完成它們偉大而隆重的,傳宗接代之任務。

 

  趁著野葡萄成長的日子裡,村人天天耐心的照顧它們。村人將其棚架加固撐起,支持主莖任由藤蔓到處伸展。枝椏上的綠凸獲得充足的養分,興奮的綻花結成鮮果。果實粒粒晶瑩剔透,如似翡翠油綠誘眼引人垂涎。綠果越來越大,由綠轉紅再轉烏紫。甜度夠了,自然就會引來大批頑童與雀鳥之光臨。野葡萄結果長串,單枚互生於枝尾,離離散散不易採摘。

 

  它的果實成熟期較長,往往家栽的葡萄已經摘完,它們猶是緩慢抱綠送春風哩。野葡萄的果實成熟先綠後淡,再轉淺紫轉深紫近烏。越是深紫愈甜嘴,不紫生果則腥澀含酸不討人喜。不過這種酸果雀鳥情有獨鍾,止渴解嚵外,還可順代的替野葡萄傳播種子。雀鳥飛到哪大便撒到哪,爆裂萌芽便定居在那裡。生生不息處處有它,於是野葡萄就成為山村特色之一。

 

  啊!野葡萄成熟之時,它是山居村民生活上之一大盛事。挑個吉日日子,全村動員上山採收野葡萄。長老帶班,男女老幼接跟隨。為防日曬與蚊蟲之侵襲,採果人一律蒙面戴著斗笠。人人身揹著一個竹籃,大夥一起出發上山採果去。出發之時,村民魚貫上山。採果人群走在山徑上,遠遠地望過去,很像是出征的武士行列。抵達目的地稍微休息一下,然後在長老的一聲命令之下,大夥迅速投入林叢,忙碌的展開快樂的採果活動。

 

  不久有人發出一聲驚呼,眼尖的村民已經發現了獵物。一家跟著一家找到了目標,歡喜吆喝聲與快樂的呼叫聲,喧嚷騰鬧響徹山道。村人團聚和樂融融,快樂愉悅之中山歌脫口而出,彼此應合輾轉接唱或合唱,展現出山村居民的樂天情懷。歡樂歌聲炒熱了山野的空間,歌聲笑聲不絕於耳。一向寂寥無嘩的山崗徑道,瞬間變得熱鬧滾滾。

 

  摘果入籠,山歌聲此起彼落不歇。大夥兒談笑風生,不知不覺日已西斜。是日所有採得的漿果,村人習慣把它打成果汁或做成果醬。亦或是將它發酵,釀製成山村佳釀「野葡萄紅酒」。曾有村人試著將它醃漬當醬菜,可惜不耐久放而遭淘汰。如今離開山村已久,偶有連假才返鄉一趟。昔日滿眼翠綠的山厝,現在已被水泥叢林取代。難怪看到一顆野葡萄樹,竟讓我產生如此歇斯底里的驚呼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