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橄欖樹
橄欖樹
在地尖仁橄欖
南洋椭鈍仁橄欖
蜜餞甜辣橄欖
照片-鹹醃橄欖-[網摘]。
『孤獨的橄欖樹』
圓通寺老鼠洞附近的平台上,有兩棵樹圍巨大高聳叁天的橄欖樹。夏日逛遊古寺走到附近,拇指大的綠橄欖掉落滿地。生性喜歡吃東吃西的我,彎腰撿拾許多落果。將它帶回家中之後,交代老妻把它作成蜜餞,我想嚐試它的滋味。或許它的品種特別,煮熟後之果肉棉爛膩口,咀嚼起來口感全無。若要讓我給它評分,我只能給它五十分罷了。並且憑我的直覺,它的加工品絕對不容易獲得青睞。
這兩棵橄欖樹的來歷,根據一位熟識的比丘尼告知,它是太師公時代之手植遺留,約略的替它估算一下,少則也將近百年之譜啦。如以橄欖樹廿年才成熟的格度做比對,這兩棵橄欖樹正值它們的壯年期。這就怪不得它們,年年花開滿樹結實累累啦。為了想要認識橄欖樹的生態,我特地去圖書館翻圖鑑找資料。之後,我上網搜尋與它相關生態之資訊。這才明白,台灣的橄欖有在地與外來之區分。
本地土生的橄欖稱做「正尖仁甘橄欖」,或者稱之為「尖仁橄欖」。外來種屬於「錫蘭橄欖」或「橢鈍仁橄欖」,不過很多人都稱它為「南洋橄欖」。圓通寺的老橄欖樹,屬於「錫蘭橄欖」類種,故爾它的果核呈橢鈍形狀。在地之「尖仁橄欖」果肉結實口感不錯,適用於蜜餞之製作。「錫蘭橄欖」水煮果肉易爛,口感不如尖仁橄欖。話雖如此,還是有人將它做成蜜餞上市販售。
橄欖樹整株從頭到腳都具經濟價值,早年它是台灣經濟作物之一。許多果農不願推廣在地橄欖,原因是它的產量小成長速度慢,因此,它很難符合急功近利的台灣人所需。資料上說:「橄欖是屬於多年生之常綠喬木,必須長期的投注心力,才可獲得它的經濟效益。」然而,自從台灣進入工商社會之後,緩慢成長的譚灣正尖仁橄欖,逐漸的被進口之新品種取代。
新品種之正尖仁橄欖,大都集中在新竹寶山地區。其他一地區屬於零星非專業式栽培,故爾未被列入正式之統計。橄欖樹的果實可以製成蜜餞,不論乾濕在市場上皆受歡迎。橄欖果實亦可磨製橄欖粉,對於胃腸保健功效不錯。果實核內之果仁,將之敲碎可以提煉出橄欖油,食用藥用皆很方便。至於橄欖樹幹,它可是培植香菇木耳之最佳基材。
橄欖樹根是傳統強壯筋骨的素材,將它與排骨同燉,可以幫助疳癪幼童度過難關。此外,據說它還是幫助小孩子登大人的好藥材咧。家鄉早年營養不良之孩童家長,就用此方協助孩子成長,吃上幾次效果顯著。儘管橄欖栽培經濟價值高,可是台灣果農願意栽培它的並不多。探討原因,大概就是因為它的成長期長,回收速度緩慢,所以果農栽培意願不高。邇來搶時機搶快速搶成果,已然成台灣人之價值觀念。因是之故,相關單位想要推動果農栽種橄欖,很可能還需要多費一番工夫哩! 【完】
橄欖樹
真是好啊
想起高中學校有一整排的
果子掉下來
好可惜啊
一整排的橄欖樹多壯觀呀~
尤其是在開花季節一定浩盛搶眼~
景象之美可想而知~
謝謝瀏覽文章~
週四平安愉快~
^_^ 2015-02-26 05: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