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簑衣的兄弟倆
『編織簑衣的兄弟倆』
台灣社會隨著歲月之遷移,盛衰興弱變化劇烈。曾幾何時?台灣從亞洲四小龍之首,一落連個龍尾也搭不上。儘管情況如此,目前台灣生活水準,遠比農業社會還是好得太多啦。記得早年的山村裏,有兩位南投過來的伐木工人兄弟。由於伐木工作備嚐辛苦,所以,他們極思改行換業圖個輕鬆。辭去工作的兄弟倆,天天早出晚歸極少見到露臉。
或許因為如此而啟人疑竇,甚至有人懷疑兄弟倆形跡鬼祟,說不定他們是在暗地裏不幹好事哩。村長天麟伯也感覺兄弟倆行徑可疑,只是無法見到他們一面而將事情耽擱下來。這事一直延續下去,村人對他們的疑雲越來越濃,直到某日兄弟倆辦桌請客,公開兄弟倆最近在鄰村簑衣工廠上班之內幕。此時村人心中所也之疑問,終於獲得一個圓滿之答案。
宴客之時兄弟倆之老大起立,對著出席宴會之客人說:「兄弟不才,在這裡受到大家的照顧,為了將學習獲得之技術回饋村莊,我們兄弟決定在這裏,開設一家簑衣製造工作坊。日後尚請各位鄉親多多幫忙,俾能讓這座工作坊可以立足於此。」大哥話剛說完,引來鄉親們一陣熱烈的鼓勵掌聲。據說兄弟倆在鄰村工廠非常努力,因此,獲得一位老師傅傾囊傳授。
兄弟倆之想要設立簑衣製作工坊,也是接受這位老師傅的建議。他們兄弟倆在簑衣工廠工作期間非常努力,不到兩年時間已經學會所有技術,就連人員管理與材料物料之管理與採購,他們都有深入之瞭解。既然已經獲得師傅之肯定與鼓勵,兄弟倆遂辭別師傅自立門戶。在早期農業社會裡,簑衣是很重要的避雨工具。它的主要材料是棕梠,防水功能一級棒,故爾再當時頗受歡迎。
它的製作工序有點複雜,編織過程人力消耗大,因此成本高且售價也不便宜。由於它的使用年限長久,所以購買之農戶仍然不少。這天是光復節放假日,我打算睡它一個自然醒。然而天不從人願,一大早就被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給吵醒。原來這天是黃道吉日,兄弟倆的工坊便選在這天開幕。此時我的睡意全消,於是披件外衣匆匆款過去湊熱鬧。
待我人走到達那裏,死黨同學已有多人揪在那邊。他們人手各有一包糖果,我也過去排隊領取一包。開張日兄弟倆便開始工作,第一彰訂單來自村長伯家裏。他家早有多件簑衣,但是為了捧場所以送個好彩頭給兄弟倆。記得當天安好神座之後,立即開工編織第一鑑定單。首先是編織下擺然後再編織上衣,但見兄弟倆合作無間,穿針引線熟練得不得了。
他們為了讓大家可以參觀製作過程,所以將四周之板門掀開透明。兄弟倆一舉一動看得清清楚楚。耗時一天半功夫,第一張訂單便已交差了事。接著東村南莊都有訂單進來,開幕後的一整月裏,兄弟倆夜以繼日努力編織。或許是他們的編織功夫好?或許是他們的要價便宜?訂單雪片似的飛來,就連很遠外的城鎮也有訂單過來咧。直到我們舉家北遷之時,他們的訂單依然排得滿檔呢。
剛當之初材料供應順利,之後進口商故意刁難。兄弟倆曾為材料之不足而煩惱,也曾受到地痞流氓之勒索。待制定單稍歇之時,兄弟倆決定將工廠搬回南投另起爐灶。十餘年之根基得來不易,可是環境之混雜使其萌生退意。多年之後,因為塑膠雨具之出現,簑衣行業遂變成夕陽工業。兄弟倆的簑衣工坊難以支持,最後走上關閉之路,而這個行業也跟著走入歷史啦。【完】
[音樂播放中]-問君
上一篇:後龍溪的黃昏
下一篇:廚房不可或缺的調味料~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