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吃豆鼓
照片-黑豆鼓-[網摘]。
照片-黃豆鼓-[網摘]。
照片-豆鼓炒蚵-[網摘]。
照片-豆鼓炒小魚干-[網摘]。
照片-豆鼓蒸魚-[網摘]。
『我喜歡吃豆鼓』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突然的對豆鼓有了偏好。不論是蒸魚炒菜、或者是燒肉燒豆腐、如果沒有放些豆鼓點綴點綴,似乎就會覺得很不對味。老妻笑我得了「豆鼓病」,如果沒有豆鼓添味,那就難以度日似的。我承認自己對豆鼓確實偏好得離譜些,可是它在中國料理之中,確實有著清水變雞湯之效果。如果在紅燒豬肉,或快炒牛羊肉之時,加入些許之豆鼓調味,肯定它能收到畫龍點睛之效用。
猶記得童年時代,某日腹饑難忍之時,翻遍餐廚沒有剩菜,只有角落裏放著一小碗濕豆鼓。顧不得它要做何用途,挖一匙放入冷稀飯內,唏哩嘩啦扒入嘴內,這下總算止住饑火非常舒服。不知是我飢餓過度?還是豆鼓稀飯絕配對味?我連吃三碗還覺得意猶未盡。要不是鍋內已無稀飯,我不知會吃下幾碗咧。中學時代,早晨因為較晚起床,桌上菜餚已被大家瓜分乾淨。我只有望桌興嘆,徒喚奈何?
爲了趕上火車時間,我到雞舍拿顆雞蛋,拌以豆鼓煎得金黃裝入便當內。中午吃飯時間,同桌說我家的煎蛋不錯,拿他雞腿要換我的煎蛋。物超所值何樂不為,不過,我還是假裝斯文,擺出一付「福佬先生假細意」的姿態,表演做作一番。然後用豆鼓煎蛋換雞腿,坐於一旁大快朵頤一番。放學回到家裏之後,我將此事告知弟妹們,小傢伙們聽了,個個莫不露出神色羨慕得不得了。
這次的意外換取,它可說是我讀初中三年裡,最夯富的一頓午餐啦。母親拿手菜之一是豬油渣炒豆鼓,裡面搭上蒜苗同炒滋味一級棒啦。每回家中有炸豬油之時,鐵定會有這道菜上桌。當天個個三碗白飯下肚,老爹看了又會搖頭慨歎「豬油渣炒豆鼓吃了米」啦。我家豆鼓蒸魚、或豆鼓粉蒸排骨、或豆鼓蒸鳳爪之銷路也不錯,只是蒸排骨或蒸鳳爪機會較少罷了。有次鄰居送來不少透抽,母親用它與豆鼓同蒸,上桌之前滴歇香油,竟然已被家人吃得碗底朝天。
豆鼓是中國人傳統的好食物之一,它是用黃豆或黑豆做原料,蒸煮冷卻之後加入麴菌使其發酵。然後再加入鹽巴,調味均勻之後再取出曬乾而成。豆鼓滋味性中平,甘美可口氣味雋永。古早中國人將它當作開胃小菜,或者用它與大魚大肉一起烹煮。滋味甘潤可口,喜歡吃它的人不在少數。而使用乾豆鼓拌炒小魚干與花生米,保證讓您一吃上癮。這道小菜是中國人,最喜歡用來下酒的小菜之一。
豆鼓拌炒苦瓜鹹蛋色香味俱全,端上桌來保證人人喜歡。豆股不論窮家或富豪,大家對它不會拒絕。由於它的調煮方法不同,鹹淡清香各具特色。最不可思議的是它也可以入藥,精通中醫的天祥伯說:「豆鼓性溫和,可減輕熱,透疹解毒。用於治療風熱頭痛、胸悶嘔吐、痰多虛煩皆可奏效。」某日,小堂弟貪吃肚脹疼痛,恰巧天祥伯在我家下棋,他叫家人泡碗豆鼓水讓他喝下。半小時之後放幾個悶屁,肚脹痛苦頓時消失無蹤。這是我一生親眼所見,唯一用豆鼓治療腹脹之見證。【完】
[音樂播放中]-落葉時雨-[日語]
北北晚安~
我也愛吃豆豉料理呢^^
順道一提,其實是豆“豉”不是豆“鼓”,不過可能字太像了~好像大部分人都寫成豆鼓吔!但是豉和鼓其實音義均不同,應該是豆豉才對哦~
豆鼓好滋味~
自吃到老百吃不厭~
明知白字有錯~
人寫我寫已成習慣難改矣~
^_^ 2014-09-13 05: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