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廟懷古
『伯公廟懷古』
客家習俗之「伯公」,就是通論之神祇「土地公」啦。此尊神祇在客家人心目中,就像是里長伯一樣,專們替地方解決疑難雜症的好好人。儘管祂的地位不是很高,但管轄範圍卻是包山包海,無所不包。這種民間的信仰十分普遍,因祂沒有固定形象,所以,祂分身許多身分與爵位。
早年先民拓荒闢田建立家園,土地公乃為隨身之神,觀念裡祂是地方上的守護神,因此大家對祂非常信賴。有些人迎接故鄉之伯公同行,有些人則就地取材,以樹木石頭為土地神。所以走到鄉下,到處可見到許多不同的土地公。包括有石頭伯公、樹頭伯公、甚至還有墳墓伯公等等身份。
「伯公」的任務是鎮守地方,維護地方之安寧。拓墾區或村莊的服或係於一身,地方若有瘟疫或流行病肆虐,祂就是第一個被請出來鎮壓的神衹。至於其他瑣碎之事,如耕牛遺失、母豬不生、小孩生長不順、或東西遺失等等,全都會找上「伯公」解憂。雖然祂的工作多如牛毛,大事小事一肩挑,所得到的到籌十分微薄。除了每天早晚三炷香三杯清茶之外,只有初二、十六的「犒軍」啦。
故鄉村子尾的那座「伯公廟」,其來歷充滿著傳奇與趣事。鄉長耆老之輩,每於農閒時期,大家相邀落座於廟前之大榕樹下談古論今。阿通伯是遜清之秀才,才高德邵,望重鄉裏,甚受敬重。鄉里的大小事情都會找他仲裁,他的裁決如何,鄉人都能心悅誠服的接受他的裁決。
這年煎秋之日,天氣炎熱異常,旱象深沉,田泥乾枯亀裂。水窪溝渠內之泥鰍魚兒,被熱水燙死遍地。阿通伯耐不住屋內之熱悶,找上三、五好友聚會於伯公樹下。少不更事的我,恰好與一票小孩也在那裡納涼。
由於太無聊關係,我鼓起勇氣請阿通伯說故事。很意外,老人家竟接受我的要求,爽快的答應要說故事給我們聽。於是我們這群小蘿蔔頭,興奮的圍坐老人家身畔,洗耳恭聽老人說故事。
阿通伯說:這座伯公廟,早先只是用一隻大加崙桶,攔腰鋸開一個方形洞口,倒放蓋住一塊平面石頭的神座。一切安排定妥之際,大家開始商量主神是用雕像或石碑?當夜有人夢見一位老人家,自我介紹說是土地公。他要那人明天去河壩石灘上找石頭當神牌。
次日,村裡許多人去河邊挑揀石頭。總共廿餘顆擺放於樹下,當天祭拜求聖筊。一一擲過聖筊,其中一塊黑墨石,平坦大塊且連獲六聖筊,因此,決定以它當主神牌,並委託石雕高手文生伯主刀。「福德正神」則由阿通伯動筆,兩人合作之下,一塊端莊之主神牌順利完工。
神牌入坐之時有異象,外型小巧之桶子割口,剛好容納石塊神牌,分寸不差,圍觀之人不禁拍手喝起采來。桶廟落成五年之後,香火鼎盛遠近來拜,香爐常有發爐之現象發生。是晚老人又出現在村長夢中,這次要求大家為祂蓋廟。就在地理師之選擇下,找到ㄧ個相當理想之建廟地方。
擲聖筊的結果,由土水師亭山伯負責建築。新廟之廟緣小巧,屋脊雙翅凌空。廟門不算很大,但其巨柱上的詞句十分貼切。且其書法出自阿通伯,寫得龍飛鳳舞十分搶眼。左楹寫著:「福至心靈何需香」。右聯則是:「德大光明正道神」。橫批為「福德正神」。這些聯句字詞,幾乎都已成為山村孩童之習字範本咧。 【完】
我爹爹是客家人,
但是我對客家文化並不熟悉(慚愧吶),
畢竟我從小在台北長大的,
唯一知道的是好吃的客家粄菜包,艾草包,還有金桔醬(愛吃鬼......),
因為在我小時候,爹爹只要有回中壢就一定會去買~
後來長大了,開車經過中壢也會繞路過去大血拼~當お土産送人,順便解饞~
北肚子餓不餓呀~~?
人不好吃枉為人~
只有在吃的時候才能顯出天性~
所以要主對象~
與他吃過一頓飯就明白了~
客家之吃大大有名~
懂得吃喜歡吃最幸福啦~
^_^. 2010-05-24 06:01:24
北北夜安~~
客家人對於"伯公",真的很敬仰
三五里就可以看見一座福德祠
而宜蘭老家,倒是很少見到
大部份都是跟神格較高的仙
擺放在廟裡讓人祭拜~~
宜蘭人的土地公不具形象~
有時在山頭樹下或田頭~
一顆大石頭數顆小石子做堆~
那就是"伯公"啦~
宜蘭人多半是吳沙帶去的福佬客~
是客家人但不會說客家話啦~
^_^. 2010-05-21 06:20:37
在南部六堆地區看到的伯公幾乎都是石碑
倒是還沒見過神像哩
拓荒開墾為主~
利用石碑當界址同時代用為伯公~
客家人的伯公如樹頭伯公,石頭伯公,田頭伯公都以自然物為主神~
北部福佬人奉形象伯公係沿自大陸閩南習慣啦~
^_^. 2010-06-20 06: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