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2 06:12:41慕松

記憶中的里阿卡小販


封面照片-里阿卡走販-[網摘]。



           『記憶中的里阿卡小販』


  早年跟隨父親的職業升遷,一家人就像游牧民族一樣,徙南遷北席不暇暖。因是之故,我讀過三所小學、三所初中和兩所高中,就是大學亦屢讀屢輟幾不成行。那時的台灣剛自日本手中掙脫桎梏,百廢待興。每個家庭生活相同水平,一樣的貧窮一樣的匱乏。

  當時誰家要是三餐勻順,肯定就會被認為富有之家。不過,那時的日子雖不好過,但已沒有日本人的箝制,所以大家的精神輕鬆多啦。最讓人不習慣的是社會秩序紊亂,民生極待支援等大問題。

  有人說:「經濟越不景氣,地攤越擺越多。」誠如所言,這個時期的地攤小販多如過江之鯽,稍有人走的地方,人潮匯集小販成堆。他們用簡單的木架或竹框,裝著自家農產品或畜牲就地擺攤。還有更簡單者,只用一方布巾往地上一舖便做起生意來。

  人潮擁擠像在趕集,只是參觀者比買者來的多。日子苦嘛,擺攤者只有各施所能,能賣多少是多少,誰也不會去干涉誰。警察局本身人力不足,根本就派不出人來和攤販玩捉迷藏遊戲。即使派員在現場,他們也都睜隻眼閉隻眼,誰也不會真的去抓擺攤人。

  那時候除地攤之外,另有一種走販叫「里阿卡」的。他們利用板車載著民生必須物質,穿村走巷四處叫賣。這類販子需有健強體力,以及一付亢亮的嗓門,吆喝起來聲傳千里,這才有辦法將家庭主婦叫出來買東西。

  通常,這些足不出戶的主婦們,不是用度吃緊就是懶得出門。不過她們也有一些,純粹是喜歡貪小便宜者。她們不想上市場購買,只好寄托於「里阿卡」的走販。這些專貪小便宜者,因為在菜市場與人討價還價不好看,但對「里阿卡」小販,她們則可予取予求,買個些把東西,還可撈些蔥薑辣椒,何樂而不為呢。

  「里阿卡」所販賣的物品,貨色的確比市場的差。然而,因他的價格誘人,特別是貨尾的價格攔腰減半,更成為競相搶購的目標。一樣的青菜雖枯萎些或爛些,但可隨意挑到滿意為止。況且,這些蔬菜或魚肉經由巧婦之手,端上桌誰又分得出這一斤多少錢?家人只要有菜下飯,蕃藷飯還不是一碗接一碗落肚。

  回憶當年再看現在孩子的挑嘴,真想狠狠的賞他一個巴掌。如果說童年的回憶最美,我絕對舉雙手讚成。我的童年至少三分之一,是在走販的吆喝聲裡渡過。我喜歡跟在大人身畔,一方面看著大人買菜,一方面又可與鄰居小孩玩鬧。要是「里阿卡」老闆心血來潮,送個小玩意兒甚麼的,或者送些餅乾糖果之類,我們就可高興了老半天。童年回憶裝滿一腦袋,獨對「里阿卡」的歐吉桑懷念特別多。 【完】



照片-手推車攤販-[網摘]。



照片-泰國的手車攤販-[網摘]。

上一篇:驚艷莿桐樹

下一篇:河埔芒花情

小颱風 2009-12-18 14:30:20

原來老爹從一出生就在"商業管理"的社會大學上過課
難怪水到渠成~~~長大後生意做得嚇嚇叫^_~

風兒好羨慕喔~

版主回應
所以說囉~
社會大學比正規學校都還管用~
^_^.
2009-12-18 16:57:03
(悄悄話) 2009-12-13 17:39:10
崙子 2009-12-13 07:12:28

老家宜蘭的鄉下
現在仍有一攤賣麵茶的小販
每每經過時都會聽到汽笛的聲音
偶爾還會買一碗解解饞

版主回應
啊~
宜蘭(進洗)真是好地方~
卜肉鴨賞令人難忘~
北北有好些朋友來自羅東或頭城~
四年蘭陽文化徵文~
北北入圍但無法出席引以為憾~
麵茶好吃但容易脹氣~
北北一次只吃一碗就打住啦~
^_^.
2009-12-13 07: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