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8 06:25:54慕松
琴韻斷腸記
照片-舊式風琴-[網摘]。
『琴韻斷腸記』
對門五樓的新鄰居剛搬來不久,家裏時常傳出悠揚的風琴聲。琴技嫻熟悠揚流水,悅音透過空間傳揚處處可聞。只是每回彈奏的不是「雨夜花」就是「沙蓉鐘聲」,曲調幽怨,聽之常被感染而心悽悽焉。
這個社區有五十多幢五樓建築,加上頂樓的違章計算在內,起碼也有三百戶居家在此。社區範圍之大令人意外,身體不佳者,一趟走完準定氣喘吁吁懶得再動。社區內的居民中上收入者眾,故爾家家裝潢極盡花俏。就連鐵窗之設計,有都各逞心裁。認真去查看,兩家花樣雷同者絶無僅有。
這天午後天氣燜熱,多汗的我汗流浹背。剛剛沖過涼水,拿把葵扇坐在陽台享受一下。搧呀搧的眼皮漸重,正要與周公相會之際,一陣悠揚琴聲入耳,哀哀怨怨趕走了睡蟲。對方年紀幾許不詳,為何儘彈哀怨之曲令我好奇,真希望能有機會揭開它的面紗。
說來巧還真巧,一星期後上帝幫我做了一個巧安排。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不知為何送入我家信箱。我仔細的瞧瞧,地址是對面五樓,但不知為何送來我家?於是我批件外衣,立刻將那封信送去對面。
「啾啾啾……。」鈴響數聲毫無動靜,所以我在按門鈴,這時才聽到有腳步聲前來應門。木門打開從鐵門柵欄前,露出一個臉色蒼白的婦人。年紀大約四十上下,她微弱的聲音問我找誰?我將信隔著鐵門縫隙塞給她,她接過信激動莫名。但面部表情迅速恢復平靜,向我道聲謝謝之後立即關上木門。
我的任務已完,嘴裏吹著輕鬆的口哨下樓。一路我的腦海老出現那婦人之面容,蒼白還帶著沉重的形象令人費解。我的腳步剛剛踩進大門,對們的琴聲已悠揚傳來,不同往日況味的是哀怨已失,代之而出的是輕鬆愉快的演奏曲。
雖然我不知道它是哪首曲名?但從琴聲傳遞的韻律可以感覺出來,此刻她的心情快樂無比。難道剛才那封信是仙丹妙藥?竟能讓幽怨滿腹的琴韻,轉化為輕鬆愉快的悅音。連奏數曲之後琴聲嘎然而止,我因有事外出,所以沒有繼續研究其原因。
三天後一部救護車出現在巷子裏,對面五樓的那位婦人躺在擔架上,被救護人員台上救護車。左鄰右舍議論紛紛,更有好事者在車後指指點點。我從救護車窗口看見她,臉色灰白出氣多於入氣,看樣子情況似乎非常嚴重。她的意識已經昏迷,任由救護人員呼喊她都沒有反應。車子開走之後,那婦人就未再見她回來。
一個月後,對門五樓出現一洋人帶著一位十來歳小女孩。他們突然來我家,我問她有何需要幫忙?男人靦腆的問我:「請問露意絲去哪裡?」我一臉茫然,他接著說:「她在電話中提起您,說以後找她不在可以問您,因為您會說英語。」
我就將所知情形向他敘說一遍,他們向我道謝後離開。
之後這是逐漸被淡忘了,某日突然出現一位老婦和一位十八九歲的女孩,他們在幫那婦人整理雜物。當天下午一部卡車前來將雜物載走,而那部風琴被棄置在現場。不久新租戶搬來,他們嫌那風琴佔位,所以將它抬到廢物堆放處任由風吹雨打,不知哪天它不見蹤影了。 【完】
『琴韻斷腸記』
對門五樓的新鄰居剛搬來不久,家裏時常傳出悠揚的風琴聲。琴技嫻熟悠揚流水,悅音透過空間傳揚處處可聞。只是每回彈奏的不是「雨夜花」就是「沙蓉鐘聲」,曲調幽怨,聽之常被感染而心悽悽焉。
這個社區有五十多幢五樓建築,加上頂樓的違章計算在內,起碼也有三百戶居家在此。社區範圍之大令人意外,身體不佳者,一趟走完準定氣喘吁吁懶得再動。社區內的居民中上收入者眾,故爾家家裝潢極盡花俏。就連鐵窗之設計,有都各逞心裁。認真去查看,兩家花樣雷同者絶無僅有。
這天午後天氣燜熱,多汗的我汗流浹背。剛剛沖過涼水,拿把葵扇坐在陽台享受一下。搧呀搧的眼皮漸重,正要與周公相會之際,一陣悠揚琴聲入耳,哀哀怨怨趕走了睡蟲。對方年紀幾許不詳,為何儘彈哀怨之曲令我好奇,真希望能有機會揭開它的面紗。
說來巧還真巧,一星期後上帝幫我做了一個巧安排。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不知為何送入我家信箱。我仔細的瞧瞧,地址是對面五樓,但不知為何送來我家?於是我批件外衣,立刻將那封信送去對面。
「啾啾啾……。」鈴響數聲毫無動靜,所以我在按門鈴,這時才聽到有腳步聲前來應門。木門打開從鐵門柵欄前,露出一個臉色蒼白的婦人。年紀大約四十上下,她微弱的聲音問我找誰?我將信隔著鐵門縫隙塞給她,她接過信激動莫名。但面部表情迅速恢復平靜,向我道聲謝謝之後立即關上木門。
我的任務已完,嘴裏吹著輕鬆的口哨下樓。一路我的腦海老出現那婦人之面容,蒼白還帶著沉重的形象令人費解。我的腳步剛剛踩進大門,對們的琴聲已悠揚傳來,不同往日況味的是哀怨已失,代之而出的是輕鬆愉快的演奏曲。
雖然我不知道它是哪首曲名?但從琴聲傳遞的韻律可以感覺出來,此刻她的心情快樂無比。難道剛才那封信是仙丹妙藥?竟能讓幽怨滿腹的琴韻,轉化為輕鬆愉快的悅音。連奏數曲之後琴聲嘎然而止,我因有事外出,所以沒有繼續研究其原因。
三天後一部救護車出現在巷子裏,對面五樓的那位婦人躺在擔架上,被救護人員台上救護車。左鄰右舍議論紛紛,更有好事者在車後指指點點。我從救護車窗口看見她,臉色灰白出氣多於入氣,看樣子情況似乎非常嚴重。她的意識已經昏迷,任由救護人員呼喊她都沒有反應。車子開走之後,那婦人就未再見她回來。
一個月後,對門五樓出現一洋人帶著一位十來歳小女孩。他們突然來我家,我問她有何需要幫忙?男人靦腆的問我:「請問露意絲去哪裡?」我一臉茫然,他接著說:「她在電話中提起您,說以後找她不在可以問您,因為您會說英語。」
我就將所知情形向他敘說一遍,他們向我道謝後離開。
之後這是逐漸被淡忘了,某日突然出現一位老婦和一位十八九歲的女孩,他們在幫那婦人整理雜物。當天下午一部卡車前來將雜物載走,而那部風琴被棄置在現場。不久新租戶搬來,他們嫌那風琴佔位,所以將它抬到廢物堆放處任由風吹雨打,不知哪天它不見蹤影了。 【完】
照片-現代化風琴-[網摘]。
照片-奧地利管風琴-[網摘]。
............ 好難過喔.....
她一定會眷戀那琴的
因為人有時就是很奇怪
會獨鍾一樣東西
包括
人事物
所以
當時應該把琴一起燒給她
只是他們應該沒有這風俗吧?
唉......
版主回應
這個悲劇也是後來那老美告訴我的~原來他們是在阿姆斯特丹機場邂逅~
一夜情留下孩子~
可是女方家長堅持不願讓她嫁外國人~
硬是拆散~
最後就成為文章所敘述的結果啦~
女孩聽說是奧地利某音樂學院之留學生~
詳情大致如此~
^^. 2008-06-19 12:53:23
北北...那一洋人帶著一位十來歳小女孩該不會就是五樓的那位婦人的先生與孩子吧...亂猜的啦..只不過那位婦人也許是收到他們要來看她的消息而高興著吧...所以所彈的曲子也就是快樂的感覺...
是他們一夜情之結晶~
因為女方家長之反對~
髓已才會有此悲劇發生~ 2008-06-25 06: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