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4 07:52:41慕松

陳伯的茶經


             

             『陳伯的茶經』


  北台灣的春季快過去了,可是老天還拼命的下著雨,濛濛細雨隨著春風飄蕩不息,出門撐傘不撐傘都很難拿捏。就在雨水的滋潤之下,清明已經遲到,茶農已經汗流浹背的在採茶,看樣子今年的春茶大豐收,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笑聲,就是談話的聲音也清亮了許多。

  茶樹歷經一冬的蟄伏,抽芽吐嫩綠意盎然。此刻未到蘊育得恰到好處,逢春雨前急驟的揉製,著名的「雨前」新茶就這樣誕生了。陳伯家的半公頃茶園,三代累耕至今,土熟人壯,他家產製的「雨前」遠近馳名,尚未摘製就已被預定一空。如果沒猜錯,他們這家子今年可又有得忙了。

  我不喜歡喝茶,長久以來,都被「喝茶傷胃,夜飲傷神」的傳說所惑,絶不輕易稍嚐。迨至三年前與南港陳伯相遇,蒙他准許入屋避雨並招待午餐,這頓午餐讓我突破長久的藩籬,我終於開戒喝起茶了。

  緣起那天陳伯授我一書,封面陳舊字跡模糊。可是內頁字跡保持清新,眉批處處,註腳詳細引人入勝。我們邊吃邊聊邊翻書,飯局終了我已將其來龍去脈摸清楚。因為有了這本古書之引導,所以我才破戒開始喝茶的。

  通常春茶甘潤順口,更因它具天然香氣初飲者容易接受,故爾它被用為入門之茶飲,讓許多新手不自覺的成癮而喜歡上喝茶。復因它有一種青春飛揚之氣息,年紀越輕者越喜歡喝它。有種在四月下旬採收的「鐵觀音」,香氣沉隱內斂,入口徑道十足,故年長者或茶齡較深者喜歡喝它。

  包種茶是南港的特產,陳伯的茶園就是以它開基。至今三代耕耘,茶樹越來越壯。包種茶的香氣綿延長留口中,滋味鮮潤適口百喝不厭。茶湯顏色金黃接近琥珀,與鐵觀音之蜜黃蜜綠大有所別。陳家製作的包種茶葉,滋味淳厚容易入口,茶湯下喉齒頰回甘,那種雋永之味難以形容。

  行家若以「聞香杯」提味,聞香更易增進茶興。而在聞香過後慢啜,香氣衝鼻直貫腦門,勁道之強無可比擬。正如飲冰室主人梁任公之言:「冷暖自知,點滴心頭。」親嚐一口永難忘懷。當天陳伯泡煮數壺新茶與我對飲,我還調侃的對他說:「陳伯謝謝招待,如此讓我享受豈非像烏龜吃大米?」陳伯聽了哈哈大笑,聲音爽朗直往外傳。

  稍晌,陳伯對我說:「就是因為您剛入門,所以我才選用上品,不然如何挽得住您的茶心茶意呢。」老實說,我很喜歡陳家的鐵觀音。每回與他老人家聚會飲茶,喝著鐵觀音的感受總是特別。除茶湯甘潤可口之外,那種獨有的厚重滋味百飲不厭。特別是用瓷壺泡出茶味,讓人喝了大有欲罷不能之勢。

  陳伯教我泡茶訣竅說:泡鐵觀音茶葉不宜多放,茶葉放多容易塞壺。又說:投葉太多,香氣被困在壺內不易揚出。上佳之葉只需少許,它就香氣四溢甘醇可口。劣茶則茶湯污濁,入口苦澀。因是之故,開始喝茶就得喝好茶,如此方不至糟蹋茶葉之優點。

  陳伯所談之茶經十分深奧,並非一時之間可以完整吸收。他還說:「水溫也會影響茶湯滋味。溫度不夠香氣無法發揮至極緻,恰似人生不經磨練無法成器之道理一樣。」想不到一小杯的茶水,竟也能喝出個大篇的道理。它或許眞如人生的際遇,但對外行的我而言,喝茶不過止渴罷了,何需如此的認真呢? 【完】


PS.照片-茶山青青-[季風作品]。
浮雲若夢 2007-10-15 08:50:00

北北早~

金萱烏龍的烘醅方式比較能留住茶.色.香.味
高山茶,葉片厚也較為耐泡^^
飲茶者初入門可選擇金萱,喜濃郁些可選烏龍
鐵觀音則是熟茶經典代表,但是胃較敏感者容易犯痛
每一種茶皆有他的故事與支持者,喜歡就好!
我喜歡聽茶農.茶商.茶客聊茶經 ^0^

版主回應
哈~

想不到浮雲對茶如此入道~
自嘆不如!
載個人的腦海中的茶以為來自金銀花或芭樂葉乃至紕杷芯......等等~
2007-10-16 06:33:09
樂穎 2007-10-14 19:31:52

我外公是廣東人
從小就愛喝茶
茶樓裡常有許多美好回憶...^_^

北北好...^_^
願順心...^_^

版主回應
嘿嘿~

茶樓飲茶是老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環~
我不懂茶~
但對茶樓之點心頗有心得~

順心愉快~
^^.
2007-10-15 06:45:25
浮雲若夢 2007-10-14 17:59:50

喝茶益處多多呢!
雲很喜歡泡茶喝茶
熱愛高山茶的圓潤回甘

版主回應
哦~

家祖母常說:&quot善茶者必然溫馨&quot
她老人家品茶就是追蹤回甘的剎那~
雖然她老在我耳邊述說~
但至今我仍無所頓悟~
^^.
2007-10-15 06: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