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7 07:36:46慕松
再遊聖彼得堡
![](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f/t/ftliu/content/20060227/07/1265381283.jpg)
『再遊聖彼得堡』
俄國的建築依其外觀判定,應該沾染有「拜占庭式」的設計技巧。自其風格上去審度,似乎也受到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不少。聖彼得堡是俄國的文藝重鎮,處處留下很多藝術傑作和建築物。踏入市內許多宏偉古拙的古蹟,足夠讓你流連徘徊。
當國泰班機降落機場,由於跑道的調撥,必須搭巴士至航站大廈入關。來機場接機的托米多夫,他是我在蘇聯偌多的集郵朋友之一,也是聖堡兩位郵友中的一個。雖然交往只有兩年多一點,因為集郵題目相同,所以友誼信件來往頻繁。
上次來聖彼得堡尚未與他認識,趁著這次的商旅特別約定要與他見面。上回見到的郵友已去德國留學,所以就麻煩它來接機,並請他帶我到四處走走。如同一般導遊方式,他先將彼得大帝的生平向我介紹一番。
托米多夫專集「建築藝術」,對於俄國的建築瞭解甚深。故當我們經過任何建築,他都能夠如數家珍的像我解說。幸好來此之前我做過功課,而且也幫人翻譯過一部「建築之美」的郵集,因此他的介紹我都能入腹消化。或許是話逢知己說,一路上我都在聽他解釋與說明。
他對我說:俄國藝術極力想擺脫巴洛克風氣,自十九世紀起便興起,利用平整清潔的牆面,與希臘圓柱技術搭配設計,演變出一種新古典建築藝術。托米多夫又告訴我說:聖彼得堡的所有建築,全都代表它是一部古典建築藝術範本,也是俄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
托米多夫的英語能力頗強,它是聖堡大學國貿系高材生。人長得俊俏,擁有一個俄國人特有的大鼻子,真的切下來可以裝滿一盤。他的說話速度極快,但句句清晰入耳,聽起來十分悅耳。故他的引介或敘述,都讓我感受到精采氛圍與藝術氣息。
二人走進一條街,兩旁的建築吸引住我的目光,於是我們暫停步伐仔細欣賞。它的第二層,是以希臘式的多利安圓柱支撐著。多利安柱頭裝飾樸素,圓柱的表層沒有雕刻圖案,樣貌平滑中帶著一股撲拙,傳達出當時的淳樸時尚。進入屋內,唯一豪華的是吊在客廳天頂的那盞水晶吊燈。我問托米多夫這是甚麼建築?他回答說是亞歷山大劇院。可不是嗎,旁側的售票窗口,正排列長龍的人陣在等候買票哩。
這座頗具東方韻味的建築,沒有浮誇的裝飾,簡單裏透露出東方的哲學意味。這裡的人非常重視文化遺產,托米多夫帶我參觀博物館、紀念館、畫廊和公園。到處都可見到,老師帶著學生在上述地點做其室外教學。每到一個地方,教師們都努力灌輸學生有關的歷史觀念。場面嚴肅,但學生的提問却非常的踴躍。
走過市內的幾條街巷,看過大批的文化遺產之後,他送我回飯店已超過吃飯時間。我留他一起吃飯但被拒絕,他說已答應母親回家吃飯。他走之後我回到房間,翻開行事曆一看,才知道今天是他的生日。失禮至極,趕忙拿起電話向他祝壽。可惜電話久響沒人接聽,看樣子大概一家人外出慶生了吧? 【完】
PS.-照片-聖彼得堡音樂廳-[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