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1 22:03:03fttf

他來聽我的演唱會



聽張學友演唱會,後面坐了一群內地觀眾。

他們很明顯是貴客,因為他們買的是最貴的門票,卻明顯不是粉絲。一行六人,三男三女,成為滋擾觀眾的源頭。

其中一個男的高談闊論,分析張學友的強項與弱點,主線大概是張的慢歌很強,快歌不行。那時紅館充斥着響亮的音樂,那男人的分析卻可以穿透一切,直達我的耳膜,相當厲害。大概張學友的唱功在他眼裡真的很不行,他突然放聲跟着張學友唱,旁若無人,彷彿在開個人演唱會。遺憾地,他的拍子感不太好,音準不及格,聲音響亮是他唯一的優點。奇怪的是,最後當全場觀眾一起和唱時,他卻沒有附和。

三個女觀眾沒有高談闊論,卻細聲講大聲笑,而且三人笑作一堆,笑點不明。大概他們談的跟張學友沒有關係吧﹖究竟他們有什麼私人話題要非在演唱會談不可﹖其中一個女人的聲音也挺洪亮,不過反應奇慢,例如當舞台有煙花效果,在煙花燒了大約五秒後她才大叫:煙花啊!語畢,煙花就燒完了,煙花也怕了她。

張學友的二十場演唱會中,究竟有多少觀眾是內地遊客呢﹖當中又有多少是這類不顧別人感受的人呢﹖

內地自由行多了,令香港的有着大大小小的改變。十年前的銅鑼灣是西方遊客的天堂,名店的售貨員要操流利的英語,大多已戒掉不倫不類的香港口音,中學生在時代廣場附近找鬼佬做訪問,香港的時代廣場與紐約市的相似,只是電子屏幕的數目較少而已。自由行開通後,中國人重新佔領銅鑼灣,內地觀光客淘汰鬼佬,售貨員大部份時間都在講普通話,再難探知其英語水平。

內地人到港搶購家電、藥用品、奶粉,奧海城頂樓全是藥房、中藥店。這很有趣,內地的中藥店似乎都不可靠,中藥要來香港買。

香港人適應力高,很快就適應了這種轉變,但我似乎不太香港人。我不習慣普通話的銅鑼灣,令我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身在深圳還是香港;我不習慣藥房無處不在,令外國人以為香港人是東亞病夫;我不習慣一個沒有英文的迪士尼樂園。

我最不習慣的是內地的旅客不太優雅,在紅館內外都做着那種沒有文化的舉子,令人生厭。記得數年前遊日本大阪,早上在大阪城下的花園用餐,鳥語花香,很是寫意。突然一群中國內地旅客殺入花園,將那份難得的安寧粉碎了。中國人的文化進步,遠遠落後於經濟增長。

張學友在演唱會上說,要花很多苦功才能維持他的唱功。中國人的某些特質,也許要比張學友多花幾倍功夫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