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Toy’s Story (五)
那約小四的男生,用一元就可以「chok」出至少兩張咭,最高紀錄是五張。神奇的是,只有那小子(其實當時我也是小子一名)成功以一「chok」幾,其他人就算在同一部機用盡方法也不能複製其神技,像大衞高柏飛。有趣的是,這大衞高柏飛更抱着雷鋒精神,盡心為別人服務-只助別人抽,卻從來不見他自己抽。
最後這名魔術師被藥房老闆捸住了,然後那神技就在咭壇絕跡。據說香港各處都出現了這種魔術師,而最後他們都犧牲了。那些英雄,沒有留過名。
另一種神技是「照咭」。部份咭機的用料不佳,用電筒可以隱約看到下一張咭是否閃咭(暗閃當然照不到),從而增加抽中閃咭的命中率。不過這種神技的成功率很飄忽,而且那些電筒的質素不夠好,有時照極都照不到。再者,拿着電筒在咭機出沒,很難不被發現。
講完神技,再講自製閃咭。
世界總有一些人運氣不好,永遠都抽不中閃咭。當中有的運氣不好的人,或者沒有抽咭資本的人,就會自製閃咭。所謂自製閃咭,就是用美勞課學來的技巧,讓白咭「進化」成閃咭。製作過程不談了,因為我不太懂。我沒有考慮過學,因為做出來的效果不太好-一看就知道是自製的閃咭,沒有可以炫燿的地方。
回想起來,自製閃咭的確很值得欣賞。得不到的,就自己想辦法做到,就算效果差,也會去嘗試、研究、花心思。可是,現在的年青人失去了那些精神,因為沒有錢買遊戲的,可以下載;在遊戲中遇到困難,可以參考攻略。
某程度上,我們將思考外判了。唱K,我們只懂模倣歌星的唱法,不會研究屬於自己的,甚至歌詞都不背了,讀字幕;評論﹖不用了,網上有很多專家的說法可以參考,每份調查報告也有詳細的結論,根本不用自己做分析,只需要選擇別人做過的分析……互聯網讓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表達自我,但同時令我們失去獨立而獨特的自我,因為負責思考的不再是我們,而是賺我們錢的少數人。
「萬變咭」本身不是萬變的,是照咭、「chok」咭、自製閃咭背後的心思與研究精神令它萬變。「萬變咭」的絕種,也許是社會「進步」的必然命運。
(待續)
上一篇:《二人餐》- 忘記,是愛情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