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4 10:47:07(砂子)

漫談桃園閩南語趣味



 語言與文化都會因時、地演化,文化乃是一種時時變化的有機體,臺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光是閩南族群的言語腔詞,臺灣頭到臺灣尾就有許多微妙差異,如日本京都腔和東京腔有別,美語德州腔和紐約客有異。中部閩南語稱鐵釘叫「單阿」,稱盤子叫「胚阿」,桃園則稱「丁阿」和「盤阿」;桃園和臺北只隔幾十公里,桃園人聽來,臺北腔竟也大大有別於桃園;甚至連桃園龜山區所轄的林口臺地,下到虎頭山,進入桃園區來,語音便有許多不同。

因時制宜的閩南用語
 今日桃園人所使用的閩南話,其實早已與四百年大大有別,更遑論千百年前祖先所在的河洛原鄉了。四百年來的臺灣因先後承受外來文化影響,發展出一套自成一格的臺灣通用語言,這些外來文化及語彙加在臺灣話上,往往又因時代變遷而調整、改變。例如「野物仔」,如果你去問老一輩什麼叫做野物仔?他們必然哈哈一笑。野物仔是日本時代發展出來的臺灣人用語,當時一度因戰爭導致物質匱乏,民生用物實施配給制,鄉下人如有偷偷養豬、偷偷私宰,運往城市販售牟利,稱做野物仔,雞鴨鵝或蛋類、白米也淪為野物仔。野物仔不是宵小盜竊之贓物,而是體制外交易的私貨,現在沒有私貨問題,野物仔遂淡出於臺灣話生活圈。
 諸如此類,時代不同,詞彙新增或消失,往昔沒有冰淇淋,後來有了以芋頭為原料的芋頭冰,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冰淇淋泛稱「芋冰」,往昔飛機叫做「飛龍機」,其實源自日本「飛行機」一語。唱片叫做「刻盤」,你用唱片一詞雖是正確,聽來就是少了那一點味道。當年沒有3C產品,當然現代所有的3C用品一律是新臺灣話。大家約定俗成,用以溝通無礙便發展出了新的用語。
 國語及閩南語用詞上的差異也十分有趣,閩南語說「塞鼻」,國語說「鼻塞」;閩南語稱「人客」,國語說「客人」,閩南語「風颱」,國語變成了「颱風」……,一生熱衷研究臺灣民俗的許金用校長,曾經順口說出了幾百則像這樣閩南語和國語順序相反的語彙,他謙稱資料來自臺東一位陳清正校長,這也顯示了臺灣各地都有認真研究閩南文化的人。

閩南文字及民間文學
 有些不明瞭閩南文化的人常常誤以為閩南話有文無字,事實上臺灣話淵遠流長,不但有文字,而且是極為優雅的正港河洛古語。且以閩南語去吟頌唐詩宋詞,首首動聽悅耳,押韻押得比以北京話為載體的臺灣國語還完美。只惜晚近數十年來,許多臺灣子弟都不知祖先所傳文化何其珍貴美好。閩南語流行歌可以用一個「撇」,代表漂泊的「泊」字,其實漂泊兩字在閩南語除了代表飄流,也代表了飄逸灑脫,瀟灑之極之意。有人指稱在閩南語的文字運用上,閩南語流行歌詞不如歌謠,歌謠則不如歌仔戲,傳統歌謠和歌仔戲文字優美,使用靈活,把臺灣話最精彩的雙關語及隱喻語法特色發揮到淋漓盡致,越是深入探究,越是讓人歎服不已。
 去年拿到開南大學碩士學位的桃園市閩南語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呂理組先生畢生鑽研閩南語文化,在他的碩士論文中,列舉出許多閩南語用字的建議用法,例如「折斷」建議寫為「抈斷」、「不行」應以「不得」才合宜……,他指出許多閩南語用字借音的後果,反而使詞義走樣或失去原義,破壞了臺灣漢語語詞原有之美,桃園仍有許多像呂理組這樣認真努力的學者埋頭鑽研、熱心傳承,實令人可喜。而早在桃園未升格前,文化局也曾出版由學者胡萬川總編輯、桃園市閩南語民間文學採訪小組蒐集整理的桃園縣閩南民間文學集,將桃園各區閩南語民間故事、厘語、諺語及歌謠集結成冊,保留了許多桃園在地有趣、珍貴的閩南民間文學。
 近年來,桃園市文化局年年舉辦閩南文化節,其格局氣度及執行之嚴謹認真,當可看出臺灣河洛文化在桃園是有機會復興的,未來隨著桃園文化局「閩南與民俗文化科」成立,除期許與祝福,也希望將老祖先的智慧與傳統繼續傳承下去。


上一篇:今夜月亮很美

下一篇:我的柴為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