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0 23:38:30(砂子)

想吃「刺波」這一味




 什麼是刺波呢?
 童年住在農家,大部份的零食都是就地採摘、挖掘、攀折而來,有的味道酸澀,有的甚至帶著苦味,但沒什麼好吃的,只要能入口的就嚼個痛快。

 其中,第一等美味我們叫它「刺波」,稍長進了小學,識得幾個字,就用國語稱它做野草莓,天曉得草莓是什麼樣子?那年代我敢打賭一整個小學所有同學沒人吃過看過草莓的。

 既然有人說我們路邊採的那小小果子叫野草莓,大家就一路叫到底了。事實上那叫虎婆刺,薔薇科蔓藤植物,和它差不多的還有紅梅消、懸鉤子、高梁泡、蛇莓等等,但虎婆刺最常見,果粒最大,也最美味。台灣人叫它刺波,那個波字應該就是泡泡的泡字,水泡叫水波,虎婆刺的水果像個紅色泡泡,植株全身都有刺,或許名字就是這樣來的。

 也不記得它的果實成熟在什麼季節,印象中是忽一見路旁就長滿了,點點鮮紅、朵朵白花交雜在藤蔓間,細心採摘一大把,吃得過癮之至。大一點的孩子會口傳一個規矩:採下來不能立刻送進嘴,一定要先對它哈一口氣,說是或許有蟲蛇爬過,哈一口氣有消毒的作用,我們總信以為真,認真哈他一口氣才吃。

 什麼滋味呢?甜中帶酸,算得上是美味了。

 成熟的刺波比最大粒的花生還大,紅透透的,捏在手上要小心呵護,否則一捏就扁了、糊了;半熟的不好吃,未熟的無以下口,吃這東西得有耐心,遠遠看著一大叢,近了發現沒一顆成熟的,就得靜心再待個幾天。

 當年路邊處處都是,我膽小,是三兄弟中最慢學會騎單車的,我學騎車是弟弟推著我一步一步教會的,有一回單獨出門試騎,大馬路上想回頭,不曉得回頭一定要先減速,結果一轉彎連人帶車衝出路去,摔進一大叢刺波叢,渾身被刺得傷痕累累,許多刺還斷在肌膚裡,那是最慘痛的一個刺波記憶。

 何時這種植物從生活中、環境中消失呢?只覺好一陣子不曾想起它,再一想起就遍尋不著了。

 一直到去年,忽然在白石莊一個角落見著了一大叢,欣喜得像發現了寶。當時它們正在開花,朵朵白花笑瞇瞇,熟得像久違的老朋友。

 終於可以回味一下兒時的好滋味了,心中盤算著,沒想到因為雇工整理庭院,工人太認真,一下子竟將大大一叢刺波藤清得不見蹤影,那晚回到莊園,面對一片黃土大地,真是傷心。

 但它能存活於我們這兒不是沒原因的,它的生命力強得超乎想像,才幾個月,野草都回來了,它也回來了,而且迅速開花了。

 難道冬天是它的花季?三不五時過去探它一探,看它們活得健康自在,賞花,兼期待它的美味,成了一種美麗的期待。

 現代人沒幾人不曾吃過草莓的,但這野草莓,恐怕沒幾個小朋友嚐過了。










上一篇:包子在白石莊

下一篇:人和土地的機緣

htrdv 2016-06-02 17:28:55

讚~~

孟祺 2013-09-09 13:34:47

我也很想種一棵刺波,小時候有吃過,可否送我一枝種苗種看看,感恩你!

版主回應
哈哈哈這又不是我們故意種的
土地自己長出來的啦
一天到晚被當雜草砍了

雜草叢中找或許不難
怎麼交給妳呢?
2013-09-11 21:58:32
子羽 2013-04-14 03:19:59

感覺從葉子來看應該不是虎婆刺(Rubus croceacanthus),但屬於「懸鉤子屬(Rubus)」的沒錯。

版主回應
哇馬嘸哉
植物學問大
杯杯常拿圖鑑比
我只想一知半解就好啦
反正可以吃又好吃哈哈哈
2013-04-17 12: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