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8 00:13:38(砂子)

加拿大友人





 為了去出任一場比賽的評審,踏入了睽違四十年之久的石門國小。

 四十年前我初任記者沒多久,被指派緊急出一趟任務,其實也非什麼緊急事件,事後回想,無非是報社有意磨練我。採訪的是石門國小一位加拿大友人行將返國,學校師生不勝離情依依列隊為他送行,許多小朋友淚灑校門,雖然感人,說來也不過稀鬆平常事,報社竟將這篇稿子刊登在第三版的頭條,記憶中那還是我第一次擠上了這個記者們公認最珍貴的重要版面。

 四十年之後再訪,一千位小朋友的學校,校園依然極其寬敞,樹木高大壯偉,來到一座溜滑梯,這種大象造型的溜滑梯應是民國六十年代盛極一時的校園特產,目前已拆得差不多了,靠近一看,大象的鞍上竟還依稀可辨幾個字:「民國六十年,加拿大友人贈」呵!想必這正是昔時新聞殘留的見證物了。

 石門國小原名三坑國小。改名的原因說來有趣,當年建造石門水庫時,工程人員的宿舍就建在這兒,省主席陳誠先生指示應就近建一座小學,以利員工子弟上學,大夥兒尋尋覓覓,見到了三坑國小,陳誠隨手一指:這不是現成的小學了嗎?於是三坑國小改名石門國小。至於龍潭另一座三坑國小,那是後來的事了。

 既然將學校改了名,總得留個東西在學校當禮物,正好石門水庫竣工後剩了一批建材,原打算在榮華大壩蓋座觀景亭,設計已完成,卻因故被取消建亭計畫,於是將建材移來學校蓋出了一座禮堂,涼亭的設計圖經過調整,變成了大禮堂的大門和外觀結構設計主軸,這也是整座石門國小碩果僅存的老建築。今天我們的評審工作就在這讓人發思古幽情的老建築內進行,據說由於用的是石門水庫建材,鋼筋比成人的胳臂還粗。

 石門國小還有件趣事,馬英九先生小學就在這兒就學,因此成了這所小學的校友。馬的母親早年服務於國防部統計局,被徵調參與建造水庫之行政工作,公家替他們準備了宿舍,馬先生幼年時也住在這宿舍裡。只是當年馬宣佈參選總統之後沒多久,這宿舍被某單位下令匆匆拆了,馬當選之後石門國小辦校慶請他回校時,因找不到那棟住過的宿舍,好一陣惋惜。


 四十年前以愛心來澆灌這座校園,滋潤了師生的心,豐富了學校的美的這位加拿大友人,如今可好?

 而當年那個跟著媽媽住在宿舍,在這兒讀書的孩子,而今當了總統,這何嚐不也是一段傳奇?

































上一篇:蓮花劫

下一篇:大坡稻草人

待月草 2012-07-28 22:53:02

景物依舊,人面全非~
人是渺小的
卻常常忘了自己的渺小^^

版主回應
四十年轉眼過
杯杯說
老人最開心的是凡是時間都以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來計算
任何一件事往往都是半世紀以上的紀憶…
2012-07-31 17: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