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1 09:34:45(砂子)

那天我獨自來到我的小湖邊

 
 
 
     那天我獨自來到我的小湖邊,一陣流汗揮鏟之後,我踱步到田地的後側,那個被刻意保留下來的「雜草叢生」區。我站在旁邊看著裡頭重重層層的草和樹,密不見天也無從踄足的雜木林,心中生起了無限的歡喜心。

 可惜這塊「保留區」還是太小了。如果我有錢,能夠買到更大的土地,我一定讓這樣的區域無限制的擴大。

 這裡頭,似乎什麼都沒有,沒有美麗的玫瑰花,沒有漂亮的棕櫚、海棗,沒有青翠的金露華,沒有高高聳立的南洋杉,沒有能開出串串浪漫小黃花的阿勃勒,沒有讓人讚頌如詩如歌的流蘇,什麼好看的花木都沒有;這裡頭由於叢草蔓生,教人舉步維艱,連讓人到裡頭散步一下的價值都沒有。

 可是,這裡面卻有很多。我可以肯定這裡頭常常引得夜鷺、白鷺棲息,有一群喜鵲還不時在林梢落腳;我肯定以前常在田間小路旁看到的美麗的中國樹蟾一定還躲在裡頭,我更確定整地第一天被我們的怪手驚擾得沒命竄逃的那條好長好長的蛇,現在一定也還住在裡頭。叢草枝枒密林之中,必有更多更多我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生命。

 風吹過我的耳畔時,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從叢草中吹出來的,有如經過一層最乾淨的空氣瀘清器篩瀘之後的第一手新鮮空氣,頓時讓我感受到身心徹底滌洗而舒暢無比。

我們這塊小小的田的附近有一座漂亮的土地廟,在這鄉間,它的規模算是很大了。那還是上星期和太太忙完田間事回家時走了一條沒走過的鄉間小路才發現的。土地廟的後側,有一塊寬闊的土地,裡頭,正是我最嚮往也最喜愛的「雜草叢生」狀態,草木長得一片密麻麻,平均樹冠約有一兩層樓高,就在這樣一個立體空間裡,各種動物植物棲息著,好像一座伊甸園。

 我們不曉得何以有人讓田地如此「荒廢」著,這番樣貌,至少也經過數十寒暑吧,怎會有人如此闊氣,如此心胸,讓出這一大塊土地來給動物植物們存活和繁衍呢?而裡頭生長的植物,從外頭看過去,沒錯,都是自然生長出來的,最道地「本土」種的,也就是有人形容為「土地公種的」樹。這在口口聲聲追求本土化的台灣,反而是少見的。只要是花了預算,進行「整理」「美化」的植栽區,無論公園、綠帶、綠地、安全島、廣場,裡頭的樹和花,難得有幾株是真真從本地大自然自己長出來的。越是迢遙外來,越是難活難種,往往越受相關單位青睞,這實在是教人想不透的事。

 美化綠化工程只要一展開,原來長在那兒的非常自然也非常美麗的植物立遭連根拔除,一株也不留,然後,再移植來完全與原有的樹木、花卉、青草都不一樣的品種,將之種滿填滿在每一寸空間上,這便算完成了綠美化。我想,那些在工程(浩劫)之前世世代代生活在那兒的鳥獸蟲魚,如果僥倖在施工期間得以暫遷他處,以為綠美化一旦完成便可遷回老家的話,牠們就未免太過天真了,即使回到家園,放眼看去,是有花有樹有林有草,卻無一相識,教牠們如何活下去?

 所以我常常看到,這裡的人不愛這裡的環境。只是畢竟也只有看到,卻無從想像,因為怎麼也想不出原因。 {刊登於中央日報}

上一篇:六月十三日和十四日

下一篇: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