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7 16:18:36friay
筆記02-補充報導--一同與徐堰鈴 踏青去!
一同與徐堰鈴 踏青去!
文 / 巫祈麟
近三、四載間,她在小劇場中的當家地位尚無人能及,時而插花電影,即便在大劇場中,她亦猶刃有餘散發迷人的舞台演員魅力。當她站上舞台,燈光亮起的明滅間,所有的角色在她的身體裡成立。她自稱好像自己應該不隸屬任何班底,在大小劇場裡悠遊,與魏瑛娟、黎煥雄、李國修、陸愛玲、杜思慧、陳惠文…..等創作者合作。不只一次,在電腦旁殷殷選著看戲座位的時候,聽見路人甲乙的對話:「噢!怎麼又是她演!」,然而,又有更多更多次,看完戲走出劇場聽見旁人細語:「啊!她演的真好!」。有一句被用爛的句子,演而優則導,這句話用在徐堰鈴身上或許並不適用,她的導演作品《踏青去》今周參加第三屆「十全十美女節」皇冠小劇場壓軸檔演出,她要對台灣劇場說的話,還有更多更多…..
集各方沃土 長成花一朵
兩年前,從台北藝術大學戲研所畢業後,大量接戲,但她又極為敏感小心挑戲,慎選角色與合作對象。作為島內少數中少數,能靠接戲case維生的劇場表演者,這可以從她演出春夏秋東季節裡不同的戲服裡看得出來。她說最高紀錄,可以一天早上、下午、晚上個連排三齣不同導演的作品。只要合作的人不介意她尬戲,能接就接。精神上的指導原則只有一個,她要看自己的能耐可以被操到甚麼地步。這期間可書一筆,她以獨角戲力拼全場的《島語錄:一人輕歌劇》是演技實力上的最佳呈現,又唱又跳演四個角色。但其實身體不服徹底生病,嗓子不見還得繼續慘烈上戲。回歸生活實際面,養小車代步、付房租、吃飯,則是她被必須維持最起碼的生活水平。四月,她以「表演向度傑出而豐沛」榮獲第二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觀察團特別獎,但劇場天后的帽子,並不是那麼容易戴,所謂榮譽名號與票房魅力的背後,其中甘苦點滴在心。
學院科班出身,加上跟質材各不相同的劇場導演合作。徐堰鈴對現時台灣劇場,自有一番冷暖解讀。當她作為一個導演,這些經驗累積,則變成她創作的動力。徐堰鈴表示,從九八年以來,她躬逢其盛小劇場裡開始出現所謂「身體」風潮、在到劇場女巫熱愛新樣美學玩文本拼貼,期間斷續還有海歸派劇場人引介當代西戲中演,到現在跨界成習多媒體搶真人鋒頭。她的結語是,氣喘吁吁之餘永遠也追趕不上的洋化別人的主義!倒是,延續千年戲劇命脈的文本,中文劇本的創作,在劇場界幾乎徹底缺席,要不還不成氣候,而所謂大師恐怕只剩一位教書大伯。「對於白紙黑字,劇場創作者,在怕甚麼?本土的中文創作演出。對觀眾來說,難道真的過時了麼?」徐堰鈴在訪談中表示。
趁著女節規劃上出奇不異連絡合作上的延宕,她剛好抓了個機會,準備自己的劇本創作。而且,打從頭決定,要為女同們寫個戲,補足劇場裡長期被隱形的蕾絲族類發聲。並且絕對要輕快歡顏,誓言不寫實搞悲情。長期關注女女生態,她認為在酷兒理論尚未被台灣同志認識之前,追溯華文經典,拉子最屬意「梁祝」黃梅調電影裡樂蒂與凌波的身影。她當然也是戲痴一個,她在國中時期,就可一字不差唱完整本「梁祝」,徐堰鈴更是對文本裡押韻華美詞藻留有極深印象。《踏青去》可以循線找出梁兄與英台妹妹的刻痕。中文創作劇本真的有難處嗎?她說,她在確定推自己的戲的時候,一幅記憶畫面浮現,她在法國地鐵看到街頭藝人,彈指打著節拍,一搭沒一搭流利似乎唱著說著自己的故事。這給她《踏青去》下筆第一場戲的靈感,然後斷斷續續,打著寫著,一齣以動物、梁祝、黑衣人與費洛蒙日記四個主軸十九個片段連接起來的《踏青去》就這樣完成。
沒有專屬的排練場,她和八位演員一起,在各小劇場間游牧借地排戲。演出在即前,她說她唯一讓頭腦休息的時間是睡覺時,其餘時間則從早到晚與永遠都非常難湊齊的演員排戲與欠非常多人情的幕後工作人員對話。她的感言是:「當導演真的比當演員忙!」倒是票房不用掛心,因為線上早早賣光了。觀眾要再看她上台發光,可真要等一陣子,要是沒有意外,她年中將再ACC協會的贊助下赴美紐約研習好長一陣子,到時歸來後的徐堰鈴的模樣,無可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