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我們部門叫做Product Development Department, 裡面所有的人都是白人臉孔的美國人, 直到這個月,才來了一個會講國語的華裔美國人, 而我就是那裡面唯一"會講中文的外國人",我們的直屬老闆是一個猶太人, 也就是這家公司的CPO...
為啥要highlight"講中文"呢?這就是整個角色扮演的開端...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家的產品從包裝,使用說明書到產品外觀,面板,電路板等等的規格設計都在我們美國這個部門,然後台灣的另一家公司AAA(雖然說是另一家公司,但其關係又是相當複雜)做代工,而AAA只有我們"這個客戶"(因為這樣他們也做不完了),所以有點像是我們要什麼,他們就要做出什麼,他們做出的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就不會要...
而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部門和AAA之間的溝通...不只文化上的差異,做事的方法,思考的方式還是語言上的隔閡等等問題, 常常讓一個小小的問題, 可能一來一往討論好久結果浪費了不少時間, 很多時候, 我更常常成為中間的夾心餅乾...長久以來,雙方更是"積怨已深"...
套些我老闆常說的話,台灣人總是work hard, but not work smart...他們總是只想解決眼前的問題盲目的東拼西湊,可是從來不想會不會造成新的問題...他們為了省眼前的一點點錢,結果造成之後要花更多的錢去彌補...他們說的凡事都不能相信,除非我們驗證過了...他們人都很好,可是做事從來不會思考...他們常常自己改變一些部分而且還隱藏,所以要常常問他們詳細內容...
我老闆不是對台灣人有什麼成見,至少他對我很好,可是每每我說我想去台灣待一段時間(因為真正的RD team還有實作都是在台灣),他都會阻止我, 只因為他不想我去那被影響,以後做事也變跟他們一樣....
常常台灣那邊也要問我這邊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或是請我幫他們跟我老闆解釋他們的困難在哪裡, 但大部分的時間,我跟我老闆幫他們解釋的時候, 就會被罵回他們在找藉口...
有時候台灣真的有台灣的難處,成本的考量,生產線各種狀況,僅有的資源就只能做出那樣的東西等等...可是我老闆一切也都是為了產品的好而要求...
這個角色該怎麼說...我大可像日本侵略中國時出現所謂的"漢奸",那時所謂的以華制華,管他同胞的死活,一切日本人說啥就做啥,然後仗著日本人作威作福...這樣我的日子可能比較好過, 但我卻做不到呀, 每每有問題的時候, 我總是會希望趕快幫台灣那邊釐清, 到底我們這邊要的是什麼, 他們要怎樣達成我們這邊的要求等等的...
到底是哪理出了問題呢? 如果我們部門全部都是台灣人的話,會有這樣的問題嗎? 其實心理在意的也不是工作的內容, 而是每每當兩邊需要好好溝通的時候,心理就會有些許的矛盾與衝突...
其實看了瑪雅的blog很久, 就覺得瑪雅一定是這方面的專家,至少在多樣文化中歷練了這麼久, 一定有相當不錯的看法及處世態度, 有時候最困惑的還是, 我的工作不過就是個engineer,可是有時候又要幫PM, Sales, PE, RD等等之類的人做溝通...在台灣那邊的人,大多是比較感謝, 就當交朋友啦...可是怕的是我老闆開始不爽, 或是覺得我是不是跟他們一夥...我只是想把事情趕快做好,不要讓很多project因為溝通上的問題而一直延宕阿~~
有機會一定要好好跟瑪雅聊聊...
哈 我之前有在幫台灣外籍主管做跨文化訓練 其中有個客戶是某美商總部設在德州的電腦公司(會不會講的太明了啊?) 我要強調這點是因為那家公司的組織文化是非常道地傳統的美式文化 但是他們的主要supplier是個非常非常台的台商 因為我之前在電腦業 他們很多產品都給台灣公司大陸代工 所以真的滿腹苦水對我吐啊
之前我在做業務的時候 業務等於是兩邊的橋樑 可能因為在美國讀的書 所以對歐美那邊好溝通 反而是台灣RD或PM這邊會把我氣的半死 我覺得要能解決問題 雙方公司的窗口真的需要ㄧ點智慧
我覺得講ㄧ個比較白話的比喻就是...... 美國人的老闆(客戶)會丟ㄧ個問題給下屬(廠商)去解決 他們認為這叫做發揮所長; 台灣的老闆會想出解決辦法 告訴下屬怎麼做 下屬只是他們的手
當時我分享了我ㄧ個經歷是 我曾經在法國面試某消費性產品的美商電腦公司過 他要我提出針對他們很多策略的看法和見解 就有impress到那個人; 同樣的事情我在台灣面試的時候 我提出我對他們公司的看法 面試的人跟我說"我要應徵的是專員不是經理 你跟我講的都是經理要做的工作"
當時那個美國主管聽了這個例子非常的訝異 因為在美國的文化裡 他們強調獨立思考和think big 但是台灣講求的是服從 而且主管都會怕下屬太聰明會把他幹掉 台灣的職場文化會形成ㄧ個很奇妙的制衡關係 但是連帶的也拖垮自己的競爭力
講到IT業生態 雖然我呆的不久 但是真的好多話可以講的勒 台灣IT雖然非常先進 但是幾乎所有的企業那種草根性真的非常非常重 我之前做展覽招待和口譯人員的時候真的見識到不少 很多事情對我來說真的是奇聞異事 而那些也是我呆不下去的原因吧
我個人處理事情態度應該說是比較理性不感性 我拿誰的錢我就聽誰的話 而且我不喜歡用關係來做事(可以偶爾通融可是不能當常態) 因為通常那個人跟我的交情 拜託我的事情 會害到我自己
我覺得ㄧ直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交期 台灣人比較愛"碰轟"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還敢答應人家 或者product release date明明心裡知道設在那天有困難或者產品還沒有很穩定 美國人就很實際 歐洲人非常保守
而且台灣人膽子很大 在美國的做法是要先用小眾市場測試產品穩定性之後纔整個丟下去賣 台灣人等於是撒下整個市場把客戶的抱怨當作測試報告(幹!我自己就常買到這樣的消費性產品)
那通常客戶知道我們的release date之後 才能做他們的規劃 所以如果產品推出delay或瑕疵太高 客戶對他們的客戶很難做生意
我覺得這個真的就是文化上的問題吧 就對事情的認知不ㄧ樣 而且台灣人報喜不報憂的態度對美國人來說非常難以接受
我不知道你遇到的問題是怎麼樣 但是我猜想是台灣那邊跟你說他們有難處 要你去跟你的老闆解釋(而且理由看似合理) 而且這個難處emailㄧ來ㄧ往時間拖的很長
我的看法是 答應的事情就要做到 要不然就不要答應 還有付錢的是老大 如果答應了沒有藉口說做不到 所以老闆會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其實我覺得美國變成強國不是沒有原因的 台灣人喜歡靠關係維持生意關係 美國靠價格+產品性能這些比較實際面的考量)
另外就是email的問題 外國人都會跟我抱怨說很多事情為什麼台灣人喜歡email來email去 有些事情不就大家花個五分鐘坐下來把整個事情解決嗎?為什麼要email往返ㄧ整天甚至是數天?我自己當時也有遇到這樣的狀況 就是客戶有事情直接用skype或電話解決 要問RD他們會要求con call或等我有答案回摳 但是台灣人每次你去問他事情 他ㄧ定會說"你寫個e-mail給我好嗎?“(為什麼不能直接跟我說呢?)然後明明他在位子上 但是都要隔了好幾個小時以後纔回或者是選擇性的回我問題(老闆說work hard but not work smart我真的非常同意而且感受很深啊 因為大家工作時間很長 但是沒有效率 都浪費在很多瑣碎的小事上面)
我覺得真的很多事情就是雙方不了解雙方的文化吧 所以很難找到ㄧ個好的溝通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