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雜敘
三月盛事 木棉花開
無須綠葉相襯 開得轟轟烈烈
亮麗的橘色花瓣 質厚 溫潤
白頭翁也來了 守花待獵物 等待採花的工作者 好填飽肚子
成熟的木棉花 以女王噴泉 歡愉慶賀
感動春光紅顏 一滴英雄淚潸然落下
攝影/ yueh-shun
英雄進行曲......
文/Nice
唸書的時候,國文課本裡對於作者的介紹,有本名….、筆名….、又名….、字…、號…、人稱…..,,前後一算,這留文於後世的前人正名、別稱還真不少。而在植物界中,名稱洋洋灑灑寫起來一長篇的,木棉列屬其一。從熟悉的木棉、木綿、斑芝樹、英雄樹、烽火花…;到楇木、紅綿、攀支花、攀枝花…,您是否已經略略為他豐富的別稱感到驚嘆!原產於印度、爪哇一帶的木棉,出現在中國的年代已非常悠久,從漢唐古詩文中記載對於木棉的描述,因其果綿絮柔軟可絮被褥而稱之為木綿;又因其盛花之際駐立樹下花紅映臉紅,故又名烽火花可知。
木棉是四季分明的落葉大喬木,從六月的新芽初萌開始依序演出榮枯花果四相。到了夏秋之際綠蔭滿枝,主幹明顯枝條輪生的木棉就像一把避暑的大傘,嚴冬時枯葉落盡,平展的側生枝條,靜謐地在蒼茫的大地上等待來春喚醒沉睡的枝椏,爾後在大自然節序的指揮下,嘩然一聲齊綻火紅嫣橘的木棉進行曲,日夜灼燒著天際。木棉開花的氣度豪爽暢快,五片肉質花瓣組成碩大的花朵,朵朵挺立在禿枝上,無須綠葉為伴,直指向天。從一棵盛開的木棉樹到一排壯觀的木棉道,春天總能喚起屬於民歌的記憶,那一首朗朗上口的校園情懷更讓木棉深深拓印在我們心中。
你可曾和我一樣?在春天上學的途路上撿拾綴落的木棉花,然後輕輕往上拋下當毽子踢,厚實的花萼敲打在鞋面〝啵〞的聲響,充滿童趣。果實成熟迸裂了,沿路捕捉隨風飄揚的棉絮是每日的快樂秘密,將種子剔除後小心地藏在書包裡,軟軟的棉絮是天上的白雲,是廟會的棉花糖,是填充童年的溫暖棉心。
木棉是木棉科落葉喬木,掌狀複葉互生,莖幹與美人樹同樣長有瘤刺,總觀植物資料中對於木棉的紀錄,除了是行道樹的元老之外,另有:花瓣可食,樹幹可製蒸籠、木箱、獨木舟,棉花還可填充被褥。在台灣文學裡鍾鐵民先生﹙鍾理和先生之子﹚也曾經以生命力強韌的木棉為題材撰寫他生活中的小插曲。
〝從前附近的山林,到處都有木棉樹。它的生命力很強,把整棵樹砍倒後,它從樹頭部抽芽再生,一兩年又成材了。樹幹鋸成一截一截,任何一截只要插進泥土都可以生根發芽成為新樹。〞 摘錄自《木棉樹》 鍾鐵民 著。
對於木棉樹,一直以來都猶如鄰家般的熟悉,儘管有人說掉落的木棉花在疾馳的車輪下會產生危險,也有人說飄散的棉絮一碰到雨季會濕成一陀一陀的,有礙市容,但相信你我都無法否認那一樹綴滿火花的盛況,是多麼令人流連與動容!西雙版納的傣族少女更以高大的木棉樹來形容心中所屬的情郎,憑添木棉的陽剛氣息。
倘若美人的花萼是為小酒淺酌;那麼在三月的春天,掬捧著碩大的木棉花,請為英雄豪飲乾杯!
今天
再見一樹盛開的英雄與苦楝相伴
恍然大悟
苦楝苦苦愛戀的對象
原是英雄
落地有聲的英雄花
如同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
離枝後
獨留苦楝枝頭長嘆
紫花淡淡幽傷
夜深了
好個美人英雄
譬喻的可真好
只可惜英雄氣短
好多木棉都被砍頭了
雖然不致於影響他的生命力
但看了總是替他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