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3 12:38:16fontaine

故事,故事,好故事!

很奇怪,從上學開始接觸課本,卻從來沒有把課本當作「書」,心目中的「書」,是裡面有很多迷人故事的那種。

不識字的階段,故事來源是父親,其實父親沒有很多書上的故事,但是他講他的家鄉,講他的童年,都讓我聽得入迷。朋友中有兩位父親是從兒子很小就晚晚念故事書給兒子聽的,即使在外應酬,到了時間就坐立難安,必得趕回家念故事書給兒子聽,才覺得了一件心事;而且念到兒子都會自己看故事書了,也依然繼續了很多年。
我的父親並沒有這樣做。他的工作要輪班,經常整晚不在家。但是他卻買書給我看,從各國童話看起,國王、公主、王子,就這樣一知半解地滲透到我的幻想世界裡。

漸漸,才發現,書裡不一定只有故事,還有散文,有詩歌,有各種文字記載的思想、過去的事情、未來的分析……,每本書裡的世界也不一定是對自己有吸引力。

不過就以有「故事」的書而言,原來這裡面的世界也如此之大。最近看到一本美國推理名家的短篇小說集,獻詞給兩個女性(不知是否他的女兒?),說是「她們喜歡好故事」。
對,「好故事」向來吸引人,然而怎樣才算是好故事呢?

也許,故事本身情節其實還在於其次,倒是說故事的技巧才重要吧?朋友中就有這樣的人:不管講起多麼瑣碎的生活小事,往往都可以讓聽者大笑絕倒,我一直認為她有很高的喜劇表達天份,善於說好笑的故事。

看了亞森羅蘋全集之後,發現裡面有幾個故事情節很熟,這才想起來偵探小說之后克莉絲蒂也用過,但是處理手法卻不同。克莉絲蒂也似乎自己提到過。既然講明,應該不算剽竊吧?但無可否認,後者處理之後,的確有不同效果。這大概像法國小說家原著《歌劇魅影》並沒有引起讀者注意,爾後作曲家改編成音樂劇,這才轟動而帶起了這本書「鹹魚翻生」。音樂圈似乎更不乏這類例子:同樣一首歌,善歌者詮釋出來,立刻使得這首歌風行一時,雖然這首歌老早面世了。

饒是如此,每次翻開書看「故事」時,不管是哪類故事,仍然期待著看到「好故事」,雖然還是很難界定什麼才是「好故事」,那彷彿是如人飲水,心頭自知。要不,至少也期待說故事的人有很高明的說故事本領,讓讀者沉浸其中,享受最高的閱讀快樂。


上一篇:第一本書

下一篇:從偵探到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