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07 22:29:06盈藍

命水(05年春)

命水,命也。

自上古始,中國人便有安身立命的觀念。殷商時代,人們無論出入婚嫁都採用燒龜甲,牛胛骨等紋以卜得吉凶,此為中國人信『命』之始。究竟古往今來,中國人又有多少人樂於知命,多少人又想違命而行?命由天定還是人為?

儒家的思想影响深遠,孔孟尤甚。孔子認為命是天定,并且客觀存在於世上,不過,人并無須為既定的客觀事而擔憂,反而應該『義命分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人的生命總有盡頭,短短數十年間若要活得充實,拋開既定的天命,衝破心理枷鎖,在明知得不到好結果時依然要奮勇向前,只因要做合乎『義』的事才最為正確。

荀子曰:『人定勝天。』荀子認為宇宙萬物是發乎自然,所以人的命運就應該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到底該怎麼樣走自己的命運征途,全憑一己之力量。由此看來,命又并非由上天安排,反而是掌控在人類自己手中。命非天定之說在此時,可說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解釋。

然而,墨子的『非命論』一出,即打破了傳統的『命由天定』之說。墨子認為上至國家統治,下至百姓創業持家,都沒有所謂的既定的『命』。命運好壞并不是天生,反而是由個人的行為去改寫。例如,一個人的人緣差,并非只靠改變家居擺設或是繞桃花轉數圈就可改善。其實要經營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那就必須要付出才可,有道是:沒有耕耘,哪來收穫?墨子的『非命制天說』可說是中國人對於『命』作出一個比較積極的創見。

古時社會,陰陽五行,風水命理盛行,使整個中國也一直流傳着『命由天定』及『人定勝天』的矛盾『命』理。在這種情況下,人也就難免受到客觀事實的限制而改變對命的看法。例如戰國時荊軻明知秦國統一中國將會是大勢所趨,卻依然肩負燕太子交付剌秦王之重任。秦王之強勢,由於秦國兵強國富,刺秦必敗他心中早已有數,卻不肯認命,想盡力一拼,以期獲得那百分之一的成功機會。反觀楚漢相爭時,項羽被漢軍逼得敗走垓下,并且於烏江自刎前,認為自己巳到了命運該絶時,殊不知其仍拥有東山再起之力。荊軻和項羽皆是名垂千古人物,但他們對命運的闡釋分歧卻迥然不同。

時移地易,『命水』一詞在廿一世紀來說只是淪為堪輿學家的發財工具。他們繼承了陰陽五行,天命所歸的傳統觀念,只不過是淪為某些人為求擋災避難所創的『天命之論』。一般人早巳放棄『命由天定』之論,再加上教育水平愈見提高,人們對於社會自然界的也更廣泛,迷信占卜也日趨沒落。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人們已不能靠命運去生活。人人都認為『人定勝天』的道理,無論經歷了多少困難,只要誓不低頭,另尋出路,自然也就也可改變個人命運。

命水,命也。命非天定而靠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