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8 10:13:43陳南榮

萬件古文物 秋惠文庫 還原歷史真貌



件古文物
秋惠文庫 還原歷史真貌 

秋惠文庫收藏有上萬件的台灣歷史文物,並不定期換展,吸引許多同好。(記者蔡偉祺攝)記者蔡偉祺/專題報導

 

「秋惠文庫」聽起來像是一間書店,但不到六十坪的空間,卻藏有超過萬件台灣珍貴文物,從荷據、清領,到日治、光復初期的各式文物,包羅萬象,堪稱是台灣歷史文物寶庫,連預定今年開館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也特地向秋惠文庫商借「庫寶」,以及另外千件文物救急,秋惠文庫收藏的台灣文物珍貴性可見一斑。

 

林于昉蒐集多年 館藏豐富

 

庫長林于昉十多年來耗費大量精力、金錢,收藏品從荷蘭人侵台以來數百年間的文獻、照片和器物等,不僅質、量可觀,甚至比國家級博物館還豐富。三年前,他將父母親遺留下來的故居,布置成為專門展示台灣歷史的文物館,並對外開放,取名「秋惠文庫」,也是為紀念父親林秋江和母親陳淑惠,希望讓民眾可以親身接觸、更瞭解真正的台灣史。

 

林于昉表示,故宮的文物都是國寶,也是到台灣一定要去的地方,但其實很多外國人到台灣,也很想看到「台灣的東西」,所以,他才創建一個專門收藏台灣歷史文物的專業館,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在地的特色文化。

 

走進秋惠文庫就如同置身台灣歷史的時光隧道,從荷據時期的書籍、雕像,清代大量的地圖、彩繪圖,還有日治、民初的文件史料,每一件珍貴文物,都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加上林于昉的導覽、解說,不僅讓人瞭解台灣歷史的過程,透過歷史文物也還原台灣經歷侵略、割讓和光復等複雜因素糾結後,所呈現出的多元文化。

 

瞭解真正台灣史 必遊之地

 

就像這次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商借的「台灣輿圖」和「蕃社采風圖」,都是台灣少見的珍貴原始稿件,多為故宮、中央研究院等專業博物館收藏,出自民間十分少見。其中「蕃社采風圖」是獻給當時康熙皇帝,描繪清治時期的台灣農村樣貌的彩色「影像資料」,記錄平埔族與漢人的母系婚姻生活、農耕方式等,還有台灣的糖、甘蔗等農產品,都是研究清代台灣史的重要史料。

 

林于昉說,真正的台灣歷史文物,不只是故宮所收藏的那些來自中國的文物,但過去政府對台灣文物不重視,許多有價值的歷史物件,都是民間在保存,甚至連台灣省政府的招牌,也被視為垃圾,隨意棄置,真的很可惜。

 

林于昉感慨地說,過去評估只要花幾億元,就可以蒐集到足夠的文物,成立專業的台灣歷史博物館,但官方認為花幾億元買文物很貴,結果反砸十幾億興建博物館,實在本末倒置。他強調,成立博物館就是要給民眾看真的文物,若都是拷貝或影印輸出,那大家看書就好,且珍貴文物越來越稀少,收藏代價也會越來越高,甚至以後有錢也找不到了。

 牙醫變收藏家 林于昉全心投入

記者蔡偉祺/專題報導

 

林于昉在日本求學、生活十八年,直到十多年前回台灣,才一頭栽入台灣史文物的蒐集行列,至今花費的金額有多少?連自己也記不清楚,但他笑稱,大概可以在台北市買豪宅沒問題。且林于昉從牙醫退休,專心投入台灣歷史文物收藏的用心,也令人敬佩。

 

林于昉說,原本只是喜歡逛永康街附近的昭和町,看看裡頭的懷舊文物,後來又發現師大歷史系畢業的收藏家洪聰意設置的台灣館,以歷史文件、照片來述說台灣歷史的展示方式,讓他驚為天人,最後更決定以逾千萬元收購台灣館內的所有文物與文獻,也奠定秋惠文庫的收藏基礎。

 

林于昉後續透過拍賣會、骨董市場,以及和其他收藏家交流等方式,買到不少珍稀的文物,讓他的收藏品逐日增多,在台灣文物收藏界的知名度越來越響亮,也經常出借珍貴文物給官方和民間。

 

林于昉除因自身興趣收藏台灣的歷史文物,透過蒐集的過程,也無形建立自己的台灣史觀,他說,台灣歷史過程包含許多元素,從荷蘭人侵略、清朝統治,到日本殖民,最後國民政府光復台灣,文化中西夾雜,包含有荷蘭、西班牙、日本、中國式的特色,最後融合成為台式的混雜性特色文化。

 

他指著自己收藏,中國的北管陣頭出自內埔客家村,但上頭有代表日本的櫻花、菊花圖案,外觀雕刻又是走巴洛克式風格,混雜有中、日、西方的文化特色。林于昉說,多元文化才好玩,這也是台灣在地文化的特色。

 

但林于昉也感慨,台灣史其實也很扭曲,他收藏一幅民國四○年代台灣省教育廳編製的「反共抗俄」地圖,圖上居然還把哈薩克、外蒙古等國家,也劃為中華民國的疆域,以此提醒當時的台灣人民「俄寇侵奪去我們多少土地」,呼籲同胞「反共抗俄,收復河山」。

 

不過,林于昉說,這些當初負責灌輸台灣人民反共思想的人,現在卻成為與中國共產黨交流的先鋒,兩相對照,實在非常諷刺。 

 

自由時報2011-4-18

     

 

壯陽藥 2020-01-12 03:24:11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