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7 10:45:05陳南榮

揖墓粿與乞墓粿







「揖墓粿」儀式是古早從中國流傳到台灣,所以這種清明節特有習俗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以往家中有人過世後,在親人入葬的新墓,在前三年家裡有人生男丁或結婚等喜事發生,就必須「培墓」,以感謝祖先的庇佑。

 

臺灣早期培墓必須準備紅龜粿、草仔粿、雞鴨、魚、肉、四果等牲禮來祭拜,祭拜後,多數會將供品分送給墓園附近放牛人家的小孩享用,因有「乞食」的意味,又稱「乞墓粿」。後來民眾覺得「乞墓粿」不雅,傳統習俗上把「乞墓粿」稱為「揖墓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