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7 00:03:45陳南榮
古早餐具王 醉上這抹胭脂紅

滿室台灣早期碗盤,都帶一點胭脂紅圖案,喜氣洋洋,是黃錦堂夫婦的最愛。
記者李青霖/攝影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台灣民初以來,碗盤器物多以手繪青花為主,新竹縣文物協會理事長黃錦堂收藏數千件碗盤,特別的是,每件碗盤都染上一點「胭脂紅」,粉嫩討喜;他還自費出版「胭脂紅的世界」專輯,受到國內文物界珍視。
「染上一點粉紅,整件器物就不一樣」黃錦堂說,不管是碗、盤、小碟子或小玩偶,與妻子魏繡琴閒暇時摩娑再三,都不會膩。
黃錦堂已退休,興趣是收藏,民國79年他在新竹市農會關東橋地區服務,當時新竹科學園區三期徵收金山面農地,拜訪客戶時,常見路邊一堆堆農具與桌、櫥、碗、盤乏人問津,出生農村的他,覺得可惜,開始民俗文物的收藏路。
他衷愛陶瓷品,約8年前,發現手繪胭脂紅的器物,特別討喜,展開系列收藏,現在手邊已有3000件以上的收藏,家裡到處都有胭脂紅。
黃錦堂說,早期器物最多三色,桃紅色的胭脂紅,加進吉祥圖案裡,經過歲月淘洗,洋溢樸拙味,讓人玩味再三;為了完整保存胭脂紅器物,最近還自費出版「胭脂紅的世界」一書,分小碟、小碗、碗公、陶盤與其他系列,內文介紹彩繪圖案如「喜鵲梅花」、「湖畔山居」、「手繪魚紋」等,小酒杯、佛像、茶壺、溫酒壺、燉鍋等,列入其他類,精巧可人。他請工筆畫家朱錦城繪製封面,也送給文物協會300本。
另外,黃錦堂還收藏了300多個木粄模、刺繡與數十件民俗家具,歡迎同好欣賞。
【2005/05/26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下一篇:臺灣早期碗盤印記與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