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7 19:09:03Simurgh

敲敲打打金工課


早在之前去芭厘島學木雕的時候,我就稍微領教到雕刻刀的工藝技術有多麼不簡單了,藏在烏布森林間的師傅,除了工藝之外,也包辦設計圖,所以家具以及裝飾品都不是難題。雖然科技發達,機械代工的東西充斥生活,但我依然偏好自然元素的材質,就像對於電腦繪圖VS手繪,技藝不精的我還是感動於手執筆頭的真實觸感。

但這種原始是辛苦的,手抄紙的香氣與獨一無二,機械紙的統一與便利,都有其優點,第一次敲完木雕開始注意到門面以及窗台,真的覺得生活中很多工藝是一種無聲的美學生活,人家說工藝是文化的第三種層次代表,其實反映的也是指稱生活中蘊含出來的器皿或用具,具有力量。

一次再台灣工藝館看過一句話,大致上是說日據時期有個專家來台,發現了台灣民間的器皿(竹編、容器等)令他驚艷極了,他說:一個民族平日使用的器品編法竟如此細緻,真是令人感動,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也是深受吸引後,有一段時間就沒有作畫了專研其中,可知其魅力。

駑鈍如我,終於在千呼萬盼之下,上了第一堂金工,特此分享。



我想接觸金工,一開始是創意市集常看到讓人驚喜的小飾品,就會想知道那些東西到底是怎麼被做出來的,後來是聽到龐瑤老師提到這個東西,就更好奇了。本來想通車去台灣工藝館上課,後來又找到其他門路。(名師都躲在深山裡,很神秘的。)

老師說她其實偶爾會去美工科或大學兼課,稍微了解後,很羨慕這些(美工科)學生,他們學的都是我想學的。



這是第一堂金工課,花了很多的時間,而且ㄧ開始並不知道要用到這麼多鎚子。

有些創作一開始會跟想像差很多。像是很早之前在師大上油畫,結果第一堂有個美女穿了很巴黎的名牌衣服來,還帶了畫家帽。老師講解完大家回座位,她畫不到五分鐘就快畫不下去了,朋友打電話給她,她很失望的回說:我沒想到油畫是會弄髒衣服的東西。(我覺得它比較適合當麻豆。)然後她很早就收了..再也沒有來。


這是老師的作品,之後會做到這邊。

進去不久,老師說了一句有意思的話:去摘幾片葉子來。

老師家前種了很多植物,我小時也喜歡拿花拿草直接臨摹。那時也沒人教,對顏料的使用很不適性,還是自己畫的很高興,用毛筆溝邊上色的各式花草,就這樣一系列的送人當卡片了,自己也沒留半張。

拿了葉子近來之後,老師要我們描在銀片上,用線具切割下來。金屬啊,我真是天真。胳的時候跟割保麗龍板有點像,但技巧差很多啊!!我的手力氣不大,而且太緊張,用太大力氣過不久整個手都麻了!!。(老師說之後會用就不會這樣了。)但目前對我來說,它是某種程度的小粗活,於是我的第一堂課上的有點尷尬,但是老師對我們很好,幸好作品也還不錯。


這是銀粉。首先要先锯下來。這是粗活加細活。我沒辦法拍,因為整個人都在距距距。晚上睡覺還滿腦子都在锯。領悟到問為何有機械切割的發明,真的省下多力氣,像以前工匠如果要打個鑰匙大概要三天吧,現在十分鐘就包給你了。回到最初會有很多明白。

中間休息時拍了這一張,可以看到我手上的銀粉。而且一開始不到三分鐘我就弄斷一根線。(太緊張)還要先找銅片先練習..手整個抖。

終於割下來。很漂亮,可以做成墜子。手很酸就是了。弄了一早上。其實我旁邊的學姊弄得好大朵,超美的。





然後還要退火(燒它)。
銀加熱冷卻,泡過酸吹乾後是純白色的。念的化學早忘光,卻第一次看到ㄧ塊白色的銀,真的是純白。

酸洗它。(很化學。)

.
然後開始打它,把葉子的紋路打出來。

打完又燒又洗的,其實一般人應該不會太吃力,我連敲木槌的時候都被老師嫌:手大力一點!!(哭哭)



然後才變成這樣(老師的。)我做的比較小。


打到手麻的時候,我仔細看著剛剛摘回來的真正的銀杏葉和手敲的銀飾,只覺造物主太偉大了,她的每個自然界的設計都是獨一無二,加上四季運作,可說是完美到不行...

或許會喜歡大自然,從小就想保護它,也是因為它太美麗的緣故..因為一片葉子,一道光線,再偉大的藝術家都難以複製,從其中參考靈感或採擷一點點,就已經獲益無窮,師法自然,人類實當謙卑、珍惜啊。


(悄悄話) 2010-12-06 17:45:38
yours 2010-09-03 10:21:14

我知道,阿朗壹和中科的事,真的是讓環評界蒙羞。我也是當年修這門課時,知道他遲早會變成政治的犧牲品,所以決定投身教育,沒想到還是來不及。心裡很難過。消息錯誤,心裡很自責。

福熊 2010-09-02 22:37:21

其實並不是大一就上金工,是大二才開始,而且只有做一年,材料和工具也是花了不少錢。

敲打的確比較累,做蠟雕會比較輕鬆,只要刻一刻,再花錢去灌模子,就會有銀飾出現,雖然後續打磨拋光,令人累得要死要活。

另外,台26線安朔旭海段環評過關,阿塱壹古道恐難保了XD
http://e-info.org.tw/node/5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