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How to be free(20-21)
【20家庭】
孩子很棒的地方在於他們的熱情,而非純真。他們對於生活與生命的熱情。這種熱情可能是以哭泣或歡笑的形式出現,而我們必須記得,眼淚和校與都必須受到歡迎,你不能祇要一個,而不要另一個。孩子可能很享受笑語與淚水,就像擁抱所有極端感情的中古世紀,這是我們需要在自己心中尋找的熱情。
1. 關於托兒的一項有利的建議,就是讓他們去吧。不要替她們安排,否則季會創造出一個無所用的依賴者所組成的國家。
2. 我們應該讓小孩彼此玩在一起,讓他們創造自己的遊戲,當他們必須自己想辦法的時候,她們很快就會這麼做了。當他們做自己的事時,你就可以做自己的事了。
3. 我們沒有規矩,因為這些都微不足道,孩子會把自己照顧好,所以不要再苛求自己了。
【21使痛苦繳械】
完全壓抑痛苦的目標能創造出豐厚利潤,但目標卻可能沒有實現過。當我們了解到痛苦有利於創造利潤時體系時,要將自己從痛苦中解放出來就會變的比較容易。
1. 人對痛苦的恐懼可能成為好生活的阻礙,人對痛苦的恐懼可視為對生活的恐懼。所以擁抱痛苦和磨難是有道理的。米恩賀斯特會說,「恩,我都愛。」他不贊成完美主義想把所以痛苦磨難從世界中全部移走,因為生命就是如此,每個高潮都伴隨著一個低潮。
2. 正如羅伯特伯頓所寫的,「在逆境中我期望成功,而在成功中害怕逆境,生命的情況什麼時候是自由的?智慧上添加了苦勞,光榮就有忌妒,財富與擔憂,孩子與累贅,樂趣與疾病,休養與赤貧…」
3. 因為我們知道痛苦為何物,所以他們當然是純粹的樂趣,沒有痛苦就沒有樂趣。尼采堅信,將所有的尷尬、痛苦、困難東西都推走的方式,會使我們生活的顏色盡失。他主張:「連殘酷都是生命中某種快樂的一部分。」
4. 這樣的概念或許很奇怪,但是擁抱痛苦是通往自由的道路嗎?
5. 痛苦不會離開我們,與它共存,與其花時間摧毀痛苦,我們應該花力氣去製造歡樂,為自己的興趣,為周遭人所做的樂趣。愛、音樂、啤酒、跳舞與葡萄酒、好伙伴、好工作、快樂的喝采,這些都是痛苦的解藥。沒有痛苦,就沒有樂趣。
等妳來陪我去住南ㄚ島阿!
好好玩個四天也夠了
PS:我現在頭毛一整個剪得很糟
不過還好我笑起來依舊可愛^^
我決定寫一篇妳的專訪 2008-11-28 12: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