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6 08:39:13常天昊

媒體與名人要相互尊重?

2005.08.16  中國時報
媒體與名人要相互尊重

作者:侯佩岑
還記得1997年英國黛安娜王妃死於車禍的消息嗎?最初新聞發布時,媒體報導黛安娜發生意外主要是為了躲避狗仔隊的追逐,才會導致車速過快失控的悲劇。雖然黛妃過世後,死因眾說紛紜,但「狗仔隊」的現象卻也開始引發討論。

剛開始,媒體上有許多檢討反省的聲音,但或許是生態使然,到了今天,狗仔文化沒減反增,並逐漸在世界各地擴散,而且報導的範圍包羅萬象,從美伊戰爭的機密檔案到名人的私生活偷拍都有。這類報導的收視率和銷售數字,更證明了大多數人確實都有偷窺的欲望。於是,「狗仔隊」就像大自然中的食物鏈,生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身為公眾人物,原本我真的不介意被「側面了解」,但有時候,充滿主觀推測和不友善的文字敘述,確實讓我感到無奈,就連正常的到超商買泡麵,或是去巷口租錄影帶,都可以被負面解讀。或許是無形的惡性循環,記者下筆越來越尖銳,而觀眾的口味也越變越重。一般的小事,最後出現在媒體上,都不免被放大曲解。身為媒體從業人員,我能夠想像,也可以體諒媒體的壓力,但我還是會擔心,是不是要再發生另一宗「黛妃事件」,我們才會檢視狗仔文化的限度?
到底什麼是安全距離呢?實際上,從2005年的5月開始,已經有一群美國好萊塢的明星開始和警方合作,抵制「行為過當」的攝影記者,像莉絲威瑟斯本和琳賽洛漢等女星,都因為曾經和狗仔發生衝突導致身體受傷,而站到第一線上與狗仔對抗。這次我去美國採訪莉絲威瑟斯本時,她更是語重心長的呼籲,媒體與名人之間要相互尊重。
我想,要在怎樣的情況下,名人才會不再抗拒被跟拍的事實,而記者也能據實報導名人的一舉一動而非看圖說故事呢?如果狗仔和公眾人物真的是社會食物鏈的其中一環,那麼供需之間一定要找到平衡,才能生生不息,所謂的「食物鏈」才得以繼續。如果我們雙方都能各退一步,是否真的能海闊天空呢?我選擇相信,期待看見晴朗美好的天!
-----------------------------------------------------------------------
以上是侯佩岑小姐今天在中國時報的文章,本人看了內容之後,覺得驕情之外,直覺無奈...。媒體傳播力量大,善用媒體造勢者終被媒體傷,同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理一樣,在侯小姐甜美的外表下,也暗藏很多不為人知的面具。諸如利用自己主持節目獨家大曝周侯戀,搶高收視率。又如一些行為不見得欲見陽光...。
公眾人物善用媒體者,就必須接受媒體放大鏡的檢驗,這是生態法則,好像公務人員處理人民事務,需受最嚴格公務人員懲戒法一樣,這是輪迴。
檢驗一個人的貫性,豈會用一次的價值事件來完全定論,被跟拍、被宣染或許會短時間產生漣漪,但是長久後還是會回到基調,又何必太過意呢?只要行的正,或勇敢地承認自己的公眾我與部份的真實私下我,或許長痛不如短痛。

想要包裝自己成為聖女、玉女,我想維護成本也相對很高很高...這就是老天爺公平的第四權制衡狀況。

我對侯小姐沒有好惡,我也不會針對她個人,由她之文章引伸到全象,希望平衡她個人觀點。我這新聞台主軸是「面具」,就是要推揚「面具」是存在的...別當別人是傻瓜,科技的發達讓資訊更透明....網路的傳播讓事情有多面相可以同時並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