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9 19:04:09雲橫秀嶺

為何要聽獨奏會?

 三月時北上去聽了林薏蕙和洪綺鎂合作的長笛與豎琴音樂會,是我首次進入國家演奏廳,也是首次親聆豎琴彈奏。豎琴家洪綺鎂的柔焦照片有點像堂娜,本人看起來很聰明;長笛家林薏蕙的頭髮有點太長,略顯凌亂沒型。

 全場曲目均為法國近現代作曲家如聖桑、克拉(Jean Cras)、達瑪斯(Jean-Michel Damase)、法朗賽(J.Francaix)等人作品。演奏尚佳,樂音優雅,演奏廳讓我可以清楚聽到雙吐、嘹喨的高音,唯部分曲子收尾的弱音不夠細膩,而豎琴的美感甚至超過長笛主奏。客觀來說,克拉的樂曲流暢,某些段落的強烈節奏感暗示著熱帶風情;達瑪斯的作品充滿個人色彩和特定音型,很像他1964年創作的另一首長笛與豎琴奏鳴曲,很好認;而在諸多近現代作曲家環伺下,德步希的〈月光〉則是整場音樂會最甜美的一首樂曲。雖然音樂會有一半以上的曲目是我聽過的,但由於曲風過於集中、都偏印象派、缺乏明顯變化和悅耳旋律,加上長笛與豎琴動態幅度不大,美則美矣,仍容易讓人神遊分心──曲目幾乎成了敗筆,而且到最後竟然還沒有安可曲!雖不是非要安可曲不可,但這場音樂會實在太飄緲清淡,安可曲起碼有親近聽眾之效,演奏者似乎不太願意跟聽眾互動,讓人浮現交差了事的疑問。

 聽完不禁想:我們為何要聽獨奏會?

 這困惑已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在古代,音樂會常常是穿插各種不同的樂器或表演型態,即使是大師如蕭邦、貝多芬的獨奏會,中場也會安排聲樂家歌唱詠嘆調,或其他重奏乃至舞蹈;倘若古代人娛樂少、聲光刺激少,曲目都必須多樣安排才不至於無趣了,為何在資訊爆炸、休閒豐富的今日,我們反而必須正襟危坐,安安靜靜聆聽一場從頭到尾都是單一風格、單一編制、沒有互動、沒有導引的古典音樂會?這樣嚴肅又專業化的設定,很難吸引人吧!買CD聽,不是更划算、更隨心所欲嗎?參觀美術館不是更實惠嗎?何以今日音樂家要考驗聽眾的耐心呢?開音樂會,是了聽眾還是為了自己(升等)?在教育意義、藝術欣賞和娛樂功能之間又如何取得平衡?以長笛為例,長笛獨奏會是由朗帕爾開始的,至今也不過數十年光景,或許聽眾仍在適應(或許從未適應),朗帕爾是大師,開獨奏會舉重若輕,然而,多少人能跟朗帕爾並駕齊驅,足以撐起一整場獨奏會?選擇開獨奏會,是否有著「人少好辦事」的心態?

 有音樂會聽當然是幸福的,但我發現,自己對「獨奏會」逐漸提不起興緻,除非是免費低價、曲目誘人、有錢有閒、演奏巨匠、交通便捷、人情社交因素的其中之一,否則愈來愈懶得去參與了。

 此外,我認為初次聽音樂會,最好也不要選獨奏會,除非正好是學那樣樂器,不然很容易覺得無趣而分心。


◎圖:克林姆(Gustav Klimt),舒伯特在鋼琴前(Schubert at the Piano,1899),1945毀於火災。
◎音樂會相關連結
http://www.mateki997.com.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