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1 17:18:37fleeisland

空腦袋~






邏輯上來說
能夠做選擇即代表了握有權力

因為個體選擇一旦改變
不論是否願意
這樣的變化一定或多或少的改變了個體以外的世界
可能是一種無形的關係
或是一種可見的交情

即使感官上不明顯影響
但在情感上 
改變者一定會被進行價值再評斷

又或者   他人在愛與恨天枰兩端中間
重新自身的位置  
然後   再繼續觀看和評價自己與他人。


能夠做選擇就是權力的表徵嗎?

如果個體面對的是一個結構
或者 
面對一個將人連結起來的團體

 

當一個點想要拉扯一個如迷宮般的編織時
個體到底有多少空間能夠去進行選擇?

 

個體的處境和位置
會不會影響到自身的判斷呢?

當個體煎熬過後
用時間和睡眠換來一個自我爭取的空間

在這之後
會不會當個體在慶幸自己還有能力作選擇時
其實卻渾然不覺
幫你做決定的並不是個體本身
而是結構和群體玩的一個魔術

一種類似催眠混合精神分析的伎倆

當個體被決定同時
群體和結構卻讓個體位自身感到慶幸與自豪


當個體拿起簡易行囊   穿上單薄的衣物
毅然決然  決定脫離既有群體和結構尋找自由時
所謂自由的新鮮感和主權感能夠持續多久?

當一個點脫離線變成一種斷層
個體面臨的第一個困境會是

個體不禁開始懷疑起自己
自己是誰?   來這裡做什麼?
甚至記不得   當初出走的初衷。

這樣的推演
真是諷刺   卻也某種程度呈現真實的殘酷。


這樣的想像好像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在似是而非充斥的這個世界

唯一不會改變的是
個體的腦袋   始終很白痴。

 

2011-02-27 16:09:54

寫了日記噢
想說跟你聊一下我最近的事.....
密碼是
大寫東海學號英文字母+你生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