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30 22:49:24希拉

內向者的發聲

 
↑聚在一起喇賽的青少年~ 

 

 

 

「科學家發現,內向跟外向剛好是性格上的兩端,每一種個性都很好、都有積極的一面--只是彼此有一些不同而已。內向性格的人,就像是充電電池,他們常常需要停下來休息,以便再次充電。內向也是一種內在的氣質,它無法被改變。你可以學著利用它,而不是對抗它。」--摘自瑪蒂.蘭妮《內向者求生術》。

 

當我們慣於把活潑外向、主動積極等社交傾向的特質,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主流價值,無形間擠壓了個性內向者的生存空間,甚至鴨霸的要求內向者改變自我來適應由外向者主導的社會,若內向者難以改變,還會被冠以“陰沉”、“孤僻”等污名化標籤。這種承受“外向暴力”的苦,難道是身為內向者必須承受的原罪?

 

「長久以來,性格內向的人背負了許多不必要的誤會與偏見,他們被認為是害羞、孤僻、不善社交、不善表達意見。而重視行動、速度、競爭和魄力等外向性格者的優勢,成了社會的主流價值,也讓性格內向者承受了莫大的壓力。」--瑪蒂‧蘭妮博士

 

 



 

 

妳/你是內向者?外向者?還是根本搞不清楚?

精神分析博士瑪蒂‧蘭妮本身具有內向沉默的特質,她擅於觀察、比較、分析,而且自小較一般孩子耐得住性子研究所喜愛的東西,這樣的她,在歐美社會重視社交能力、欣賞活潑大方等外向特質的主流文化價值之下,成長過程難免飽受人際關係上的孤立與煎熬。

不可避免地,內向的瑪蒂‧蘭妮,總是容易被個性外向的朋友吸引,時常欣羨外向者的好人緣和勇於主動爭取的膽識。

青少女時期的她,也曾企圖/被迫改變自己、向那些外向的朋友看齊,而搞得自己苦不堪言、更難以融入主流社群。

直到她開始接觸榮格學派的精神分析理論,並將其中對於“內向者”與“外向者”的相關學說加以深入研究,並出版了《內向者求生術》、《發掘內向孩子的天賦》、《當內向的人愛上外向的人》等等為“內向者”發聲的作品,才慢慢讓人開始思考到,尊重多元文化的第一步應該是先回到人本觀點,從願意瞭解、學會尊重、終能欣賞,去看待內向或外向這種始於天生氣質的差異性。。

瑪蒂‧蘭妮博士在《內向者求生術》的自序裡提到一些讓我心有所感的話: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常常對自己感到很困惑。我是一個古怪的傢伙,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讓人搞不清楚的矛盾。我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時表現很差,我的老師都希望我留級重讀。但到了三年級,我卻開始表現得很優秀。有時候,我非常活潑健談,言談乾脆俐落且有見地。事實上,如果是我熟悉的話題,我就可以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而有些時候,我想要講話但腦袋卻一片空白...」

「我認為自己並不笨,但是我也不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機敏的人。」

「讓我感到痛苦和挫敗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我的精力不濟。我會非常容易感覺疲憊。我似乎不像我的朋友和家人有那麼多的精力。」

「然而,即便我的步調很緩慢,我最後也實現了生活中大多數的夢想。我用了很多年的時間才發現,所有令我感到困惑的矛盾實際上都有其意義。我是一個正常的性格內向者。這一發現讓我如釋重負!」

 

 


為什麼我對上述這段自剖“很有感覺”?

因為,成長過程中,我有好多像她這樣的女性朋友,而從小外向積極又愛亂說話的我,不知在無意間傷害了多少個性內向敏感的好友。

記得學生時代,隔壁班有一位內向害羞的同學因為遭誤解而被孤立排擠,後來還兩度被班上的“主流勢力”莫名惡整、栽贓!無辜的她,因為不善言辭又拙於筆墨,不但完全無法為自己喊冤辯解,更因缺乏適當抒發情緒的管道,而在家裡持美工刀割腕自戕,後來還一度拒學中輟...

那時,我雖然從其他同學口裡聽說了這起霸凌事件,卻毫無一點同情心,還一直自以為是地嚷著:「為什麼不為自己辯白呢?可以蒐證啊!割腕的話不就等於畏罪自殺!坦蕩蕩的人有甚麼好怕?」

事隔多年,看了這本《內向者求生術》,再回想這事的來龍去脈,我深深恥於自己的偏見無知與傲慢自大!

其實這類的事情,從家庭、校園、公司、軍隊、到任何團體社群天天在發生:被主流價值肯定的外向者,誤解/排擠/歧視/霸凌那些被貼上污名化標籤的內向者。

《內向者求生術》其中一個章節談到: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推崇外向性格?

原來:「性格內向者與外向者在數量上大約是一比三。結果,他們必須在生活中發展額外的應對技能,因為他們會承受很大的“改變自己、迎合社會”的壓力、要像這世界上其他人那樣地行動。」

可是,問題來了,多數就代表正確嗎?主流就能順理成章形成不必尊重他人的霸權嗎?

其實,我們(←指外向者)一定都接觸過許多不擅與人交際、難以輕易和陌生人展開流暢對話、個性慢熱慢熟的內向者,甚至兩者之間還常常因為氣質不同而互相吸引、變成朋友或伴侶。

拿我自己來說,人生中許多重要時刻、快樂或沮喪的時刻,幾乎都是和擅於聆聽的內向朋友一起分享、一起共感。許多不言可喻的感覺,偏偏就是那幾位內向朋友最能貼心,最能不帶嘲諷色彩地判讀。說穿了,就是“精緻細膩”幾個字。

這些年,我試著瞭解內向者,在這過程中,也曾聽過一位生性害羞的女性朋友說,她家裡那粗魯直率的婆婆,誤以為她這位內向安靜的媳婦是:“陰沉”“孤僻”“反應慢”“愛擺臭臉”的傲慢女人。而其實,內向的她,只是比別人更需要一點安靜的空間、更需要休息與思考的時間,絕非如旁人想像的愛耍孤僻、愛擺架子!

 


最後,我仍要引用一段瑪蒂‧蘭妮博士在《內向者求生術》裡說的話,送給已身為人母的內向者:

「“不同的能量需要”這一觀念讓我一見如故。我開始理解自己需要獨處以恢復自己的精力。我不再對自己想離開孩子們休息一會兒而感到很有罪惡感。我漸漸明白,自己沒有什麼問題,我只是性格內向而已。」

沒錯,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甚麼問題,只是不同罷了。

 

 

 

英文版《內向者求生術》的封面~







 

 

有質疑的人 2013-09-21 17:31:45

我是一個高中生,正在摸索人生,所以涉世未深。不過,我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是,我認為人的個性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內向和外向,好比我,我會害怕陌生的環境,不喜歡與人接觸,我不會主動與人說話,但是,一旦有了熟識的朋友,我可以比誰都還要熱情和活潑,我做事積極勤快,有必要的話,我可以很外向,也可以很內向,我認為人要可以動靜自如,畢竟人是群居動物,不可能不與人接觸,內向沒關係,但要懂得如何與人相處,我認識很多內向的人,就是因為不擅與人交往,所以才會越來越孤僻,開始封閉自己的心,反而使自己在人際關係上更笨拙,所以我覺得妳的文章必須重新定義一下內向者,是安靜還是封閉,我有一個堂妹,她非常的內向,她有精神疾病,國中時因適應不良,開始發病,她真的在人際關係上非常的笨拙,她不知道在與人相處時,如何拿捏分寸,有時她過度在意,有時她說話傷了人卻渾然不知,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與人接觸太少,我相信交際手腕是可以用經驗去累積的,並從中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所以,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都與自己人際關係沒有關係,賈伯司雖然為內向性格,但他有足夠的領導力和魄力,才有今天人人愛用的"蘋果",內向並不代表人際關係不好,但人際關係差,有可能帶來性格內向。內向,要看是"不擅表達",還是"不想表達",如果是不擅表達,我覺得被外人說是"孤僻"也不為過。我真的看過好多內向的人,因為太過封閉,變得有些不食人間煙火,除了學業,是一問三不知,世界之大,為什麼要封閉自己?!我覺得東西看得多,就能越來越樂觀外向。妳提到的霸凌部分, 當然,無論是哪一種人都要去包容,霸凌就是不對,不過,無論環境在差,選擇自殺,是真的很愚蠢,因為我們不能改變環境,只要知道自己問題在哪,願意去改變,便足以。
※抱歉喔~不小心按到悄悄話,所以又PO了一次

(悄悄話) 2013-09-21 17: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