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1 08:05:23希拉

光風流月初,新林錦花舒--談星光3的Unplugged指定賽

↑星光三的徐佳瑩




我很喜歡聽現場的“Unplugged--不插電演出”。

對我而言,“不插電”音樂會的範圍橫跨流行音樂及藝術歌曲的表演形式。不過藝術歌曲、古典音樂或各國的民俗民謠音樂,本來就是“不插電”的,誰聽過一場威爾弟歌劇選粹的演唱會裡需要用到合成音樂(midi)來幫忙啊?

所以,所謂的“Unplugged”當然是指1980年代以後針對流行樂,尤其是需要電音、電吉他、電子鍵盤伴奏的熱門搖滾樂,所提出的一種回歸聲音本質的、類似民歌民謠演唱的單純演出形式。

可見在“Unplugged”簡單質樸的伴奏之下,非常容易聽出歌者嗓音的優缺點、音色音質的特色、音準音量的控制能力、呼吸換氣的基本問題,還有比技巧本身更重要的--是否能達到傳遞溫暖情意,以及闡述歌曲中完整故事的主要目的。

我聽過最經典的“Unplugged”,是1975年由美國反戰歌手Joan Baez現場演唱 〈Diamonds and Rust〉的錄音版本;還有Eric Clapton為過逝愛子而唱的〈Tears in Heaven〉,那場不插電的演出非常溫暖動人,樂團的表現更是一流。
(請見〈Tears in Heaven〉:http://www.youtube.com/watch?v=VRsJlAJvOSM)

至於我親自看過且最被感動的現場“Unplugged”演出,則是多年前聽到剛出道的順子,在簡單的舞台上用簡單的弦樂與鋼琴,唱出情深意動的〈回家〉。還記得順子用甜美中略帶滄桑的嗓音呼喚著:「回家,回家,我需要你。回家,回家,馬上來我的身邊…」的那一刻,座中許多聽眾的眼裡都靜靜地含著一汪鹹鹹的淚水,嘴角卻不自覺地微笑—因為驚佩她精湛的現場功力與絕佳的丹田控制力!
(順子的〈回家〉:http://www.youtube.com/watch?v=pNOfhCCiDTI)

此外,就“Unplugged”的編曲及配器方面,我個人非常推崇中國創作才女丁薇的〈女孩與四重奏〉,這首歌完全以漂亮流暢的管弦樂為襯底,豐富的音樂性完整地將每一句唱詞、每一個音階帶出滑順俐落如中小提琴琴弦般優雅的線條。聽歌的同時似乎能感受到每一位樂手拉奏、吹奏樂器時的力度,以及每一種樂器之間彼此拉鋸抗衡的表情。
(〈女孩與四重奏〉:http://www.youtube.com/watch?v=sW8pRH0Q26k&feature=related)

我覺得伴奏的樂器愈簡單自然,愈能感受到歌者在詮釋時語氣上的誠懇度和個人自我的特色,換句話說,對於音樂藝術詮釋的差異性,往往能藉由“Unplugged”乾淨單純的管弦樂、打擊樂和鋼琴襯托之下,將所有最細微處浮動在當下最寧靜的空氣中。


--------------------------------------------------------------------------------------------------------------


很可惜的是,自超級星光大道舉辦“Unplugged指定賽”以來,我還沒聽過真正令我感動或讚嘆不已的演出;而且連選歌也愈來愈俗套,導致現在不論祭出何種比賽項目,參賽選手挑的曲目已開始了無新意,怎麼唱都是那些歌曲。

再者,“超級偶像”和“超級星光大道”這兩大歌唱比賽節目,在選歌方面的重覆性也頗高,讓我不禁懷疑--奇怪,我們的國台英語流行歌曲,難道就只有這幾首嗎?我們的選手接觸過的音樂類型似乎十分侷限。

中國大陸的選秀節目會置入演唱傳統民謠小調的競賽單元;英國版的歌唱比賽節目還會設計表演古典歌劇的項目,這些都能激發出選手們相當的潛力與開發出不一樣的發聲共鳴位置,而且讓節目本身更加讓人充滿期待!

希望台灣的兩大歌唱比賽節目,在比賽項目的規劃上可以更有創意些,我真的不相信就只有這些單元能玩、就只有這些歌曲能唱!



--------------------------------------------------------------------------------------------------------------



言歸正傳,就4/25的星光三“Unplugged指定賽”而言,比較令人驚喜的是潘嗣敬帶來的印尼情歌,他深情圓潤的唱腔和乾淨流暢的真假音轉換,把Unplugged最重要的氣氛帶出來了;王彥博的〈末日之戀〉將情緒處理得極好,各方面技巧也用得不錯,可惜感冒使他的音量稍微受限,被伴奏的樂器掠美不少。

另外,我建議選唱〈落雨聲〉的徐佳瑩,不妨考慮另一首歌詞字數雖不多、但詞意雋永可愛的台語歌--葉樹茵的〈傷心無話〉。

我相信擅於營造“說故事氛圍”的徐佳瑩,一定能將這首小品形式的〈傷心無話〉想要傳達的淡淡惆悵和失落感,用自己的口吻好好詮釋。

而〈落雨聲〉落落長又細膩綿密的歌詞,容易突顯徐佳瑩不擅台語的缺點,儘管唱得深情款款、口氣鋪陳動人,咬字卻有點像小孩學說話般“臭愣呆”。若能選擇自己更擅長的方向選歌,這種Unplugged形式的演出應該是她最能發揮的舞台。



-------------------------------------------------------------------------------------------------------------


↑縱橫日本流行樂壇30年的“國寶級歌姬”--中島美雪





我自己本身相當喜歡陳玉嬋選唱的〈美麗心情〉。這首由中島美雪作曲、本多RuRu翻唱的歌曲,原為中島美雪在2000年寫給由紀さおり與安田祥子兩位美聲歌手合唱的 〈帰省〉,帶有一點日本的民謠風味。而中文版〈美麗心情〉更是我的“療傷系愛歌”之一。

我最喜歡的音樂創作人就是日本的中島美雪,她每一首歌曲的旋律皆蘊藏極大的能量,要好好駕馭這樣的能量並不容易,只要唱功不足或情緒層面未能掌控好,就容易淪為被歌曲裡的強大能量所凌駕而致進退維谷。

不少台港歌手以能夠翻唱到她的作品為榮:如鄧麗君翻唱過的粵語版〈漫步人生路〉、鳳飛飛〈瀟灑的走〉、王菲唱紅的國粵語版〈容易受傷的女人〉及後來的〈人間〉、林佳儀〈一個人的我依然會微笑〉、葉蒨文〈時代〉、劉若英〈原來你也在這裡〉、范瑋琪〈最初的夢想〉、任賢齊〈傷心太平洋〉、本多RuRu〈美麗心情〉......等等不勝枚舉的經典旋律, 都是出自日本的資深音樂創作人--中島美雪之手。

每次乍聽中島美雪新發表的歌曲,我都會被她那溫暖厚實中帶強大爆發力的嗓音、擅用半音階來傳達情緒的特色、與使用日本演歌唱法來製造情緒張力的功力給震撼到。

她筆下的旋律帶有極大的渲染力,音程跳動或滑動的範圍不小,在嚴謹的曲式結構裡展現豐沛的故事能量、愛的力量、人生境遇的起伏變化。

順便一提,我最喜歡中島美雪自己唱的〈銀の竜の背に乗って〉,這是日劇《五島醫生診療所》的主題曲,也是范瑋琪後來翻唱的國語版〈最初的夢想〉之原曲。對我來說,這首〈銀の竜の背に乗って〉曾陪伴我度過鬱鬱寡歡的人生低潮,那奔放的旋律如一隻輕拍妳肩膀的手,安慰並鼓勵著妳那憂鬱或焦躁的心情。

(〈銀の竜の背に乗って〉--http://www.youtube.com/watch?v=-H-1e8HW29s&feature=related)

回到比賽來談,音色乾淨明亮的陳玉嬋,在唱〈美麗心情〉時的尾音及低音處幾乎沒有一個音是正確的,開歌的第一句就不夠穩,拍子也忽快忽慢。到最重要那幾句:「只有曾天真給過的心,才了解等待中的甜蜜。也只有被辜負而長夜流過淚的心,才能明白這也是種運氣。」音準更是七零八落得令人擔心。

中島美雪創作的旋律,其精華與特色處在於每句忽起忽落、忽真忽假的升降音和半音階要有“一氣呵成”的氣勢,否則會像破碎的玻璃珠掉一地,尤其若以Unplugged演出,更容易暴露中氣不足的問題。

這首詞曲俱佳的〈美麗心情〉唱得好的話,很能為聽者勾畫出一幅雨過天晴的潔淨畫面,有種“清潔過後”的舒適感,適合演唱的口吻是一種婉約感傷裡帶著些許“光風流月初,新林錦花舒” 般的清新氣息。(摘自樂府詩〈子夜四時歌七十五首〉的春歌二十首第3段)


〈美麗心情〉

作曲︰中島美雪
作詞︰姚謙
編曲︰屠穎
演唱:本多RURU (收錄於首張專輯《美麗心情》,2001/02/23維京/Emi發行)
(〈美麗心情〉http://www.youtube.com/watch?v=kXw2NrvXO18)

多雨的冬季總算過去
天空微露淡藍的晴
我在早春清新的陽光裡
看著當時寫的日記

原來愛曾給我美麗心情
像一面深遂的風景
那深愛過他卻受傷的心
豐富了人生的記憶

只有曾天真給過的心
才了解等待中的甜蜜
也只有被辜負而長夜流過淚的心
才能明白這也是種運氣

讓他永遠 記得曾經有一個人
給過完完整整的愛情

那曾經愛著他的心情
有一股傻傻的勇氣
那深愛過他卻受傷的心
丰富了人生的記憶

當我安安心心的走在明天裡
有不後悔美麗的心情



--------------------------------------------------------------------------------------------------------------


↑星光三的林芯儀






談到技巧高超、演出完全具職業水準的林芯儀,在當天“Unplugged指定賽”選唱的是惠妮‧休斯頓在1986年最膾炙人口的、足以媲美〈We Are The World〉的“超級大愛歌曲”-- 〈The Greatest Love of All〉(最偉大的愛)。順子也曾在自己的專輯《昨日唯一更多》裡收錄這首歌曲。

〈The Greatest Love of All〉是為兒童、青少年所寫,象徵一種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對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有極深的啟迪與勉勵作用。

(惠妮‧休斯頓的〈The Greatest Love of All〉--http://www.youtube.com/watch?v=s88L0fVsOkc&feature=related)

在美國,許多教師將這首歌視為“職場精神主題曲”,尤其是歌詞一啟始的“I believe that children are our future , Teach them well and let them lead the way , Show them all the beauty they possess inside , Give them a sense of pride to make it easier , Let the children’s laughter , Remind us how we used to be …”,中文譯詞為:「我相信兒童是我們的未來,好好教導他們,讓他們走自己的路,啟發他們的內在美,給他們自尊心。讓孩子們的笑聲,提醒我們的過往 …」,簡直就像一種“教師版就職宣誓”的誓詞。可想而知,這首歌唱得好會很感人;若唱得不夠誠懇,就會像背誦宣誓就職典禮的講稿般枯燥乏味。

就比賽而言,林芯儀驚人的現場演唱實力將〈The Greatest Love of All〉詮釋得可圈可點,雖然每句的最低音都岌岌可危、最高音還不夠圓潤,英文發音也有待加強,但她那幾句:“I decided long ago , Never to walk in anyone’s shadow , If I fail , if I succeed at least I’ll live as I believe , No matter what they take from me , They can’t take away my dignity…”。中文之意為:「很久以前,我就已經決定,絕不依賴別人的提攜庇蔭。不論成功失敗,至少我依自己的信念而活,不論我被奪走了什麼,奪不走我的尊嚴…」唱出了一定的深度與力度。

不過這首歌的層次及轉折非常多,有很多需要自由發揮的靈魂式唱腔上的變化,非常容易顯現出演唱者所有欲蓋彌彰的缺點。

就Unplugged而言,我個人倒是建議音色溫暖的林芯儀,試試另一首情感表達更為精緻深刻的國語歌曲--彭羚〈感謝你用心愛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96sGB3FcsI)

也許,此刻的林芯儀,需要加強的是“鋪陳故事的敘事口吻”,而非技巧上的精雕細琢。畢竟,有時候打動人心、潤澤人心的能力與擅用高超的技巧是兩回事。


--------------------------------------------------------------------------------------------------------------



喔~~~耶~~~

邊寫邊玩之下終於寫完了!

終於可以出去看電影了~呼



hatsocks 2008-09-02 11:31:51

我今天才發現妳的星光文,哈哈~~真是後知後覺,覺得妳寫的很好哩。
一路看下來,讀到這篇文章。
看到妳提順子的回家,這支MV的導演馬宜中最近出了本回憶錄,就有收錄她和順子合作拍攝回家MV的甘苦談。
其實我們看到的現場Live演唱,都是演出來的喔!!
為了營造Unplugged的感覺,所以花了很多時間找樂手(有些樂手甚至是演員,連演奏樂器都不會哩~~),然後一支五分鐘的MV,拍了快25個小時才拍完。
導演指出國外拍Unplugged,往往有五、六台機器同步捕捉歌手不同面向的表情、演出,事後再經過剪接挑出最好的畫面。
而導演沒有那麼多的機器同步拍攝,只好拍很多次很多次,再來模擬Unplugged的味道。
哈哈,所以現在看回家的MV,我都帶了點敬意哩~~:-)

版主回應
謝謝hatsocks的捧場^^

哈哈~~~
我也看到馬宜中導演的回憶錄談這段經過!
她真的拍得很棒,完全像一場live演出!!
現場特有的氣氛都捕捉到了~

我倒是真的聽過順子現場唱〈回家〉,
當時雞皮疙瘩和眼淚一起飆出來,
她好厲害啊~~~~(←狂喊)
2008-09-03 08:20:32
艾姬 2008-05-14 16:47:28

借我插個花
我也很愛槙原敬之喔!
我覺得要聽他的歌
一定要看歌詞
相較於日本流行樂只注重melody但歌詞都很芭樂垃圾
槙原敬之的詞非常有意思
整個就是一篇很棒的生活散文

版主回應
沒錯~沒錯~
槙原敬之的詞曲都很讚!!
連那首〈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也是醬!
他是散文作家型的音樂創作人,
平易近人之中帶有深意^^
而且更難得的是,他的唱功也非常優秀~~^^
2008-05-15 0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