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30 11:11:02家明
影寂聲稀一刊難容
《電影雙周刊》停刊了,我們應該傷感嗎?
1979年至2007年,二十八年歷史,雜誌見證了香港電影的不同時代。雜誌結束,社長陳柏生接受訪問,訪問稿把《電影雙周刊》與香港電影工業劃上了等號。於是,香港電影式微了,《電影雙周刊》也完成了其歷史任務,休刊也難免。但是,電影工業與本土電影雜誌,就一句唇亡齒寒就說得通嗎?
如果依理推論,沒有工業就沒有雜誌,那最好的電影雜誌一定是工業最蓬勃的美國。實情又是不是這樣?
2003年,因為香港影評人協會季刊的專題計劃,我與另一位影評人朋友把二十多年的《電影雙周刊》從頭到尾翻閱了一次。我在八十年代中開始成為《電影》的讀者,由那個時段開始一直至九十年代尾,沒間斷的購閱這份雜誌(九十年代初開始寫影評,於是有好幾年也向《電》定期供稿)。雖不是見證《電影》自1979年初生的一群,也有緣看到雜誌九十年代由黑白印刷轉到全彩粉紙精印、由《電影》正式定名《電影雙周刊》的階段(黑白時期「雙周刊」三個字太少,不少讀者包括我一直誤以為雜誌就叫《電影》)。雜誌的封面,由黑白時期的電影劇照,到粉紙彩印時期用上明星照片,甚至加上了奇怪的官方英文名「Entertainment Bi-weekly」,可說是奠定雜誌日後的基調。
但即使一度作為雜誌的長期讀者,2003年那次從頭翻閱《電影雙周刊》,還是叫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其中,幾點有趣的觀察值得趁這個時候再次分享。
《電影雙周刊》1979年第一期封面人物是鄭裕玲,第二及第三期分別是張敏儀及容惠雯(電視演員)。配合可讀性高的封面人物專訪,《電》算是開了以人物特寫為號召之先河。從封面人物的選取上,也看到雜誌善以女性的進步形象包裝,相當知性。雜誌雖名《電影雙周刊》,封面人物卻表示了對電視媒體的關注,而當時正值電視工業競爭白熱化的階段,雜誌的媒體觸覺很敏銳。
推波助瀾
眾所周知,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初是由《電影雙周刊》主辦的,一辦就好幾年。除此之外,七八十年代一些電影文化的發展契機,《電》也同時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明顯的是香港電影新浪潮:方育平1981年的處女作《父子情》,《電影雙周刊》刊載長篇文章,作深入廣泛的分析。1988年王家衛的《旺角卡門》推出後,更在《電影雙周刊》掀起了影評人的筆戰,連續幾期刊登兩個作者洋洋千字的文章,就着《旺》片來唇槍舌劍。這些以單一作品辯論的事例,多年來即使在《電影雙周刊》也十分鮮見。
除了香港電影新浪潮,在兩岸電影文化的推廣上《電》也有貢獻。首先是大陸第五代的崛起,香港國際電影節率先把《黃土地》、《一個和八個》等片介紹給各地的觀眾;《電影雙周刊》則配合《黃土地》(1984)在電影節放映時,在雜誌刊載《黃》片的導演陳凱歌及攝影師張藝謀的詳盡訪問。
還有「台灣新電影」運動,1987年由一批台灣電影工作者聯署的「民國七十六年台灣電影宣言」,在《中國時報》刊登後,《電影雙周刊》幾乎在同一時間刊登由三十位香港電影人及團體聯署的支持。其後,石琪、羅卡、劉成漢等紛紛撰文,討論宣言的內容。《電影雙周刊》後來也成為一些台灣影評人的園地,如齊隆任、李幼新等,由他們介紹當時新晉的台灣導演如蔡明亮。
發起議題
《電影雙周刊》一直由不少熱心的影評人、文化工作者主持,或許風格不同,但也算十分多元化。由草創時期的陳柏生、舒琪,到後來的李焯桃、羅維明以至游靜等。除了電影消息及評論,雜誌也一直關心電影文化的各項課題。比如早在1979年已倡議成立電影資料館。1986年,政府檢討當時的電檢制度之時,也竟然被《電影雙周刊》發現沿用三十多年的電檢制度原來並沒有法律依據,此後還陸續刊登關注新電檢制度的文章。終於,新的電影三級制在1988年10月正式推行。
當然不得不提的各式各樣的影視文章、評論、專題,掀開二十多年來的《電影雙周刊》,套句老話,真像走入了香港電影文化發展的時光隧道。看看過去,比對今朝,你會發現有些成果得來不易;但更多時候,翻着翻着這些過期的雜誌,又會令人慨嘆為什麼新不如舊:如果《電影雙周刊》一直都保持着水準,會不會還有今天休刊的下場?
*原刊2007年2月2日 香港"信報財經新聞"
1979年至2007年,二十八年歷史,雜誌見證了香港電影的不同時代。雜誌結束,社長陳柏生接受訪問,訪問稿把《電影雙周刊》與香港電影工業劃上了等號。於是,香港電影式微了,《電影雙周刊》也完成了其歷史任務,休刊也難免。但是,電影工業與本土電影雜誌,就一句唇亡齒寒就說得通嗎?
如果依理推論,沒有工業就沒有雜誌,那最好的電影雜誌一定是工業最蓬勃的美國。實情又是不是這樣?
2003年,因為香港影評人協會季刊的專題計劃,我與另一位影評人朋友把二十多年的《電影雙周刊》從頭到尾翻閱了一次。我在八十年代中開始成為《電影》的讀者,由那個時段開始一直至九十年代尾,沒間斷的購閱這份雜誌(九十年代初開始寫影評,於是有好幾年也向《電》定期供稿)。雖不是見證《電影》自1979年初生的一群,也有緣看到雜誌九十年代由黑白印刷轉到全彩粉紙精印、由《電影》正式定名《電影雙周刊》的階段(黑白時期「雙周刊」三個字太少,不少讀者包括我一直誤以為雜誌就叫《電影》)。雜誌的封面,由黑白時期的電影劇照,到粉紙彩印時期用上明星照片,甚至加上了奇怪的官方英文名「Entertainment Bi-weekly」,可說是奠定雜誌日後的基調。
但即使一度作為雜誌的長期讀者,2003年那次從頭翻閱《電影雙周刊》,還是叫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其中,幾點有趣的觀察值得趁這個時候再次分享。
《電影雙周刊》1979年第一期封面人物是鄭裕玲,第二及第三期分別是張敏儀及容惠雯(電視演員)。配合可讀性高的封面人物專訪,《電》算是開了以人物特寫為號召之先河。從封面人物的選取上,也看到雜誌善以女性的進步形象包裝,相當知性。雜誌雖名《電影雙周刊》,封面人物卻表示了對電視媒體的關注,而當時正值電視工業競爭白熱化的階段,雜誌的媒體觸覺很敏銳。
推波助瀾
眾所周知,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初是由《電影雙周刊》主辦的,一辦就好幾年。除此之外,七八十年代一些電影文化的發展契機,《電》也同時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明顯的是香港電影新浪潮:方育平1981年的處女作《父子情》,《電影雙周刊》刊載長篇文章,作深入廣泛的分析。1988年王家衛的《旺角卡門》推出後,更在《電影雙周刊》掀起了影評人的筆戰,連續幾期刊登兩個作者洋洋千字的文章,就着《旺》片來唇槍舌劍。這些以單一作品辯論的事例,多年來即使在《電影雙周刊》也十分鮮見。
除了香港電影新浪潮,在兩岸電影文化的推廣上《電》也有貢獻。首先是大陸第五代的崛起,香港國際電影節率先把《黃土地》、《一個和八個》等片介紹給各地的觀眾;《電影雙周刊》則配合《黃土地》(1984)在電影節放映時,在雜誌刊載《黃》片的導演陳凱歌及攝影師張藝謀的詳盡訪問。
還有「台灣新電影」運動,1987年由一批台灣電影工作者聯署的「民國七十六年台灣電影宣言」,在《中國時報》刊登後,《電影雙周刊》幾乎在同一時間刊登由三十位香港電影人及團體聯署的支持。其後,石琪、羅卡、劉成漢等紛紛撰文,討論宣言的內容。《電影雙周刊》後來也成為一些台灣影評人的園地,如齊隆任、李幼新等,由他們介紹當時新晉的台灣導演如蔡明亮。
發起議題
《電影雙周刊》一直由不少熱心的影評人、文化工作者主持,或許風格不同,但也算十分多元化。由草創時期的陳柏生、舒琪,到後來的李焯桃、羅維明以至游靜等。除了電影消息及評論,雜誌也一直關心電影文化的各項課題。比如早在1979年已倡議成立電影資料館。1986年,政府檢討當時的電檢制度之時,也竟然被《電影雙周刊》發現沿用三十多年的電檢制度原來並沒有法律依據,此後還陸續刊登關注新電檢制度的文章。終於,新的電影三級制在1988年10月正式推行。
當然不得不提的各式各樣的影視文章、評論、專題,掀開二十多年來的《電影雙周刊》,套句老話,真像走入了香港電影文化發展的時光隧道。看看過去,比對今朝,你會發現有些成果得來不易;但更多時候,翻着翻着這些過期的雜誌,又會令人慨嘆為什麼新不如舊:如果《電影雙周刊》一直都保持着水準,會不會還有今天休刊的下場?
*原刊2007年2月2日 香港"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