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5 14:57:06家明

憤怒回望‧生性犬儒──淺談英國電影新浪潮

附圖:年青力壯時的Lindsay Anderson,今已乘黃鶴。

(按:1996年香港藝術中有個「自由電影」放映活動,我當時在《信報》發表了篇題為《自由電影點滴──從林賽安德遜說起》文章。不過該節目的反應並不好。想不到十年沒過,香港竟有另一相同節目,下面是我在今年12月2日在《信報》發表的文章,因為刊出後發現了一些錯誤,故在此作了少量訂正,並加上後記的資料,方便對此有興趣的朋友。)


看到地鐵站「英國電影新浪潮」的海報,心裡就納悶,因為單看設計,字體少、圖案模稜兩可,就知道這是個找不對焦點、濫竽充數的節目。

讀英新浪潮的節目簡介,明白主辦者想喚回觀眾對法新浪潮的記憶,把杜魯福、巴辛都扯進來,賺點法蘭西「邊際利潤」,這其實也有欠公允,因為觀眾倘若帶著法新浪潮的期許而來,就可能會覺得英國的貨不對辦。

我覺得節目另一敗筆,是放英國舊片大部分不設中文字幕,其實幻燈投影也行。辦事處應多吸收電影節近年放堅‧盧治(Ken Loach)、格連納韋(Peter Greenaway)電影必設字幕的經驗。真令人懷疑,這些單位究竟有沒有溝通?抑或是各做各的,完全不去leverage?

詩化工人‧關社新左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新浪潮,雖也是衝著英國電影的改革任務而來(當時就有一個「自由電影」Free Cinema的叫法,他們希望「釋放」電影創作),但同時也因著文學、戲劇的互相影響,是以「憤怒年輕人」(Angry Young Man)之名,在1954年初為媒體採用時,是指詩人及小說家。因為英國濃厚的戲劇傳統,不少電影由劇作家編寫(如後來有名的John Osborne);加上三十年代英國紀錄片運動的延伸(包括John Grierson及Humphrey Jennings等重要人物),英國新浪潮導演不少均以紀錄短片起家,像安德遜(Lindsay Anderson)1957年的傑作《Every Day Except Christmas》(描述在Covent Garden勞動青年一天作息的生活,對工人階級有很詩意的描繪),由當時的福特車廠資助,拍成後在National Film Theatre公映(跟法國電影資料館一樣,這是新浪潮之孕育地)。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英國新浪潮電影比任何歐洲的新浪潮運動更著重寫實主義。關於英新浪潮歷史最好的一本書是John Hill的《性、階級及現實主義》(1986年),書名正概括了這個年代電影的作法重點:以新生代年青人出發,他們不滿強調傳統及階級分明的保守勢力;往往寄情放浪形骸的生活,性愛變得尋常。寫實主義的紀實味道,就成為捕捉這些年輕人生活的最有效功具。

認識英國電影新浪潮,委實不能忽視當時的社會背景及文藝工作者之政治立場。五十年代是英國在二戰後發展迅速的時代,經濟穩步上揚,全民就業,「富足」成為大部人的生活指標。於是傳統社會問題,如社會不公、極端的貧富及階級差距開始淡化,政治方面,工黨節節敗退,保守黨多年來贏得壓倒勝利。然而社會同時卻潛藏不少問題,資源分配是一方面,少部人仍擁有社會大量的財富,此外年青人與上一代的洪溝、已婚就業女性的雙重負擔、同性戀者等身份認同的問題,造就了一批社會問題電影;還有資本主義帶來物欲生活背後的心靈虛空,其實都成為這個年代文學、劇場及電影的上佳題材。

背離物欲‧訴諸暴力
看英國新浪潮的電影,最有趣是把頭裁到編導的思想及關懷裡去,看角色的憤怒、對周遭的不滿卻無助,無論是李察波頓、還是Tom Courtenay,桀驁不馴的眼神背後都有其憤怒的原因(跟占士甸的《阿飛正傳》即「沒由來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剛好相反)。《長跑者的寂寞》(The Loneliness of the Long Distance Runner)的主角Smith家父年老病逝,母親不僅不傷心,還因為得到丈夫公司的撫卹金賠償而大為興奮,一家人更藉此改善了物質生活,又置新裝又買電視。Smith看著電視那些無聊節目大感沒趣,靜靜躲進已故老父的房間,看著父親曾臥病掙扎呻吟的睡床,今已空空如也,而一家人卻在大廳看著電視有說有笑;Smith想著想著,拿起母親給他的撫卹金紙幣,點起火機慢慢把它燒起來。──這種犬儒的姿態,可說是這批憤怒年青人的最佳寫照。

《少婦怨》(Look Back in Anger)的Jimmy一樣憤世嫉俗,有趣的是部分憤怒年輕人電影的主角雖放浪形骸,卻是不折不扣的知識青年,態度雖消極,但針對的批評都是有的放矢。

今天英國的堅‧盧治雖然也秉承了寫實主義的傳統,但他在一篇訪問中曾說五十年代的憤怒年輕人電影太消極……或許《假如…》(If…)是個例外,故事中的學生決定用檢拾回來的槍械、暴力解決英式貴族學校的階級壓制傳統,是1968年最切合當時氣候的激進之作。

大抵是落伍了,今次英國新浪潮的導演其實在過去十多年間已陸續仙遊,知名如Tony Richardson、強悍如Lindsay Anderson,都是悄悄的離開,沒有我們熟知那些大導演的風光(Richardson更是死於愛滋)。這也是為甚麼今天在這裡搞英國新浪潮會教人擔憂的原因,或許這個品類,實在比較經不起時代的考驗;也許,這些電影對觀眾的要求也太多。

───全文完───

後記:關於自由電影或英國新浪潮.最好的書一如文中提到,是John Hill的《Sex, Class and Realism》,原書是1986年出,在我涉獵這批電影的九十年代其實已絕版,慶幸在1995年由BFI再次重印出版,這本書是1996年藝術中心放映展的重要參考文獻。除此以外,另一部名為《Take Ten: Contemporary British Film Directors》的書也極有參考價值。知名的導演如Tony Richardson及Lindsay Anderson在死後有不少好書,Richardson的《Long Distance Runner: A Memoir》很值得一讀;Anderson的則更多,如《Mainly About Lindsay Anderson》、《Going Mad in Hollywood: And Life with Lindsay Anderson》等等,因為那時對這題材的興趣,所有書籍可以買到都買來翻閱,受 Anderson的為人及其理想主義影響頗深。Anderson本人由影評出身,寫John Ford更是一絕,他的批評文字也可隨時在較大的學院圖書館中找到。在Anderson逝世的1994年,BBC應該為他製作了一特輯,只恨從來沒機會看到。而Lindsay Anderson的經典作《假如…》,也一直沒有推出DVD版,讓更多人可重溫。我手頭上一直有卷VHS影帶,去年也DVD化,主動與有興趣的朋友共享這份珍貴的世界遺產。8-)
媚藥 2020-01-13 06:30:41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