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0 17:43:41fishoran

破產法不確定性大 銀行:道德風險令人憂心

信用貸款利率上限在行政院緊急踩煞車下未能過關,銀行業者雖然鬆了口氣,但是隨之而來的破產法制定案以及個人差別利率,除了不確定性仍大外,可能引發的道德風險,更讓銀行業者感到憂心,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陳祖培更直指,道德風險已然產生。

這場原本因調降利率上限的金融風暴,引發主管機關與銀行業者的極度緊張,根據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資料顯示,一旦法定利率上限由現行的20%降到12%,銀行的獲利將受到壓縮,但授信風險並未降低,銀行可能採取緊縮措施,針對信用較差、風險較高的客戶強制停卡,或是採取降低授信額度等,估計約150萬卡友會受到影響。

金管會指出,一旦這150萬人被停卡,消費力立刻下降,再加上銀行緊縮消費者信用,預期全年度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會下滑超過1個百分點。

銀行業者表示,若調降利率上限的法案過關,不止銀行體系中的信用卡、現金卡及小額信貸等無擔保授信受影響,一些有擔保但沒有十足擔保的企業融資,也可能受累,屆時,這些客戶勢必面臨資金周轉困難,實在沒有辦法向銀行取得資金時,可能轉向地下錢莊。

雖然調降利率上限的政策緊急煞車,不過朝野立委積極推動的破產法,卻讓銀行業者依舊戰戰兢兢,瑞銀證券認為,政府擬制訂個人破產法,讓不確定性提高,整體卡債風險的損失可能會比原來的預估多出25%到30%,金控的提存可能會延後至下半年才會達到高峰。

里昂證券也警告,破產法一旦通過,不包括雙卡卡債的無擔保信用貸款,可能有半數處於高風險的狀態下,總金額約達新台幣4000億元。

銀行業者認為,破產法的細則若不早日擬出,銀行的不確定性將會提高,主因是許多卡奴期待破產法可以還更少錢,所以拖欠款項不還,以目前的狀況而言,已有部分卡友期待破產法通過,開始刻意滯繳卡費,使原本多因卡友一時忘記繳款的M0指標,遞延至未繳款1個月觀察的M1指標的比率大增。

一位銀行高層分析,信用卡的風險主要是在於循環信用的部分,但現今連新的消費交易也都陸續發生問題,銀行承作風險愈來愈高的信貸業務,有如驚弓之鳥,在借款人預期破產法通過的心理下,可能導致雙卡壞帳率在短期內升高

銀行業者也指出,如果破產法很寬鬆,對欠錢不還的人懲罰效果不高,這會造成連鎖效應,因為信用變得沒價值,銀行不只不敢輕易借錢,中小企業也不敢賒借,企業會希望收現金,這種緊縮的乘數效果一旦出現,對於國內經濟成長將造成難以估計的負面衝擊。

此外,即將上路的個人差別利率,銀行業者也已做好準備,國內信用卡前三大發卡行中國信託商銀、台新銀行和國泰世華銀行,預定4月起同步推出以「個人信用評分」為基礎的差別利率,屆時信用佳的頂級客戶可望享有6%至9%的最優惠循環信用利率。

銀行主管估計,循環信用最低利率可能只有「金字塔頂端約1%至3%」的持卡人可以適用,其他約一半的持卡人適用利率可能落在12%至15%間。


200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