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2 03:03:45菲歐娜
八零年代台灣文學批評的衍變趨勢-一個初步觀察(書摘)
一、 前言一—邊際活動
八零年代臺灣地區的文學批評或可以比做春秋戴國時代,一時百家爭鳴,熱鬧非凡,絕對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不過,一開始筆者卻想從消極否定的角度出發,以邊際活動來形容這七年之間的文學批評,理由如下:
第一, 勿庸諱言,長久以來,國內的許多學術探討和知識追求都深受西方思潮的影響
第二, 此間的讀書界既然位於世界新思潮的邊陲地帶,對於人家先進地區早已廣泛討論,批坪活動也不缺乏作成分的傳統說法。創作與批評的二分法,近幾十年來在西方早遭受強烈的質疑和辯駁。例如:傅一萊在批評解剖(一九五七)的導論中,主張把批評看做系統研究,一種思想和知識的架構,憑其本身的意義而存在,相當程度地獨立於它所處理的藝術之外。
第三, 據說,批評著作在臺灣是票房毒藥,實際從事文學批評的人數很少。
第四, ,除了引介、吸收、採納、運用和發揮西方的強勢理論以外,國內也有一些有人士繼續建構他們自己的文學理論(見曾昭旭文)。然則,不知是本國傳統批評理論先天上的特質使然,或者是後代子孫後天的努力不夠,或者是其他什麼緣故,發揚光大中國詩學的呼聲似未激起太大的迴響。
二、 分歧而繽紛的十年
一九八○年代初,在六○年代末期被引進而盛行起來的新批評乃然當令,同時,結構主義及後結構主義的各種批評理論也以中外文學為大本營。而緊接著,臺大外文系在七二月間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文學批評研討會。一九八六年三月,-致力於引介當前西方思潮 當代 雜誌創刊,以傳何做為專題,接下來,第四期專題介紹解構理論,第五期為女性主義專號。另外,中外文學(一六二期)(一九八六年三月)
綜觀遺十年間批評趨勢的演變,筆者擬分成以下五方面來概括討論..
一、 質疑語言的傳達/溝通功能
二、 從摹仿/再現論到虛構
三、 從藝術標準到社會文化考察
四、 作者之死與讀者的誕生
五、 多元取向
三、 質疑語言的傅達溝通功能
依照傳統之見,人類藉由語言來指涉原已存在的真實或本然色,在理想狀態下,語言與真實之間應該是透明而貼切的一對一的關係。用字準確、辭達意而已、修辭立其誠 等云云,便是傅統語言觀念之下所衍生的作文。但傳統的語言觀念卻在本世紀遭到強烈的質疑。結構主義的理論奠基者索緒爾率先提出:構成符號的意符和意指兩者之間並沒有內在的自然關聯;語言符號的示意功能要看各個意義符號與整個語言體系中的其他意符有差異而發生。
解構哲學家德希達進一步指出索緒爾的差異系統說法受到西方傳統形上學的滲透,自相矛盾地預設結構中有一個超越差異系統之運作的中心點,一個固定的始源,一個超越的意指。德希達指出,語言鎖鏈中的任何意指不過是另一個意符而已,中心意指,始源或超越的意指始終未曾絕對地出現在一個差異系統外超越的意指之曠缺,使符徵示意的領域遊戲地延伸。德希達杜撰了延異一字來說明任何書寫都無始無終的再耽誤、變異、意義無從確定(P .278-P.279 )
四、 從摹仿/再現論到虛構說
蔡源煌認為,當代文學理論由於對語言文字精確性的懷疑,連帶地對再現理論一進一步懷疑,蔡源煌本人就一再強烈批判模仿論/寫實主義。他指出。﹁傳統的寫實主義不僅將文字視同一面鏡子,而且也先行假定所謂的現實,或真實乃是恆常穩定的,誤以為再現的世界與原來的外在世界並無二致。
文學中的虛構世界並非現實世界一成不燮的映照。,精確地說,虛構世界只走現實世界一個辯證性的蜃影……虛搆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辯證性差其,一方,是由於人的感官認知有其局限,一方面由於文字的本質使然。文宇的鋪陳堆砌遵守的不是現實世界的指令,而是語言本身的架構。
台灣另一個指摘寫實/模仿論的急先鋒是王德威。頗受傅柯和巴赫丁的影響。他說:。我們在﹁承認文學模仿世界的特色之餘,須更進一步探討運作其中的形式、理念綱路﹂。他認為﹁傳統寫實觀每每過分強調作品的重現,忽咯作品與文字既為特定文化產物,自有其社會象徵之中介地位、此,他提議以似真的觀念來取代傳統的模擬寫實論,把寫實視為方法學的虛構,留意研究作者及讀者如何因應美學及意識形態的演變,對其不斷加以填充補益(一九八六,頁五到六)。
八○年代的臺灣,已然見不到任何一種壟斷性的批評理論:有人一再攻擊模仿再現論的荒謬。,同時也有批評家在積極提倡寫實主義,呂正惠便是其中旗幟鮮明的一位.他明白表示自己是J一個無可救藥的寫實主義的擁護者對人家從西方文學發展的立場來宣稱寫實主義過時表示不以為然。
伍、從藝術標準到社會文化考量
自從美國新批評式微以後,形式主義的批評論述便在台灣消沉下去,雖然仍有學者在援引歐洲(俄國)的形式主義和結構主義來分析古典文學,例如陳炳良的杜甫詠懷古跡五首細析但大體而言,專注於美學標準或藝術形式的評論文字已經不再能引起太大的注意,更遑論迴響。
八○年代中葉以後,愈來愈少批評者把文學當做獨立自足的或封閉的系統 .愈來愈多的批評者都把文學看成錯綜複雜的文化體系中的一環。與體系中的其他環節,諸如意識形態、政治結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等等,有著動態的、千絲萬縷的糾葛牽連,時而平行對應,時而相互衝突辯證,當中也可能充滿差距和裂隙。這種把文學當做社會文化現象來考察的批評不妨籠稱做社會文化批評,包括但不專指馬克思主義批評1事實上,國內雖有不少批評者受到馬克思批評的影響,但並無純粹標榜意識形態或階級鬥爭的批評言談出現。
因為臺灣特殊的的時空環境的緣故,社會文化批評的蔓延相當迅速,而且有蔚成主流的趨勢:前面已經提過,蔡源煌時而採用的(政治)寓言式的讀法,時而援引文化人類學的觀點王德威師承傅柯的探源研究學傅柯、巴赫汀的眾聲喧嘩以黑頓、懷特的歷史辯證。呂正惠提倡寫貫主義,有時不免訴諸意識形態。而方興未艾的女性主義批評,以及目前年輕一輩的評論者,大約多少都受後結構時山的馬克思主義批評的影響。
陸、作者之死與讀者的誕生
葉維廉在<與作品對話>一文說到:「作者在作品完成之初,可能有某種可以界定~圈定的意向性」,他緊接著又拿他所謂的秘響旁通亦即文本互涉的觀點來說明,他說。為作品中,文辭、意象原是依賴過去另一些作品另一些文辭意象來發聲……在作品中,文辭、意象會引發出更大更廣的意義網。
蔡源煌在詮釋巴特首倡的作者之死時,除了訴諸詮釋學的觀點和文學成規之外,首先拈出的是意識形態說:「在從事寫作,作者的意識形態與社會都會寫人作品之中……他的思想信仰、債值觀等都是屬於意議形態的範疇,而這些理念田表達也與作者所處的社會架構經濟狀況息息相關」因此,他判定作品中作者的個人性遠遜於其社會。
柒、多元取向
當代歐美流行的批評理論,諸如後結構主義、解構批評:詮釋學、讀者反應、女性主義馬克思批評、記號學、語言行動理論、新歷史主義雪等,幾乎全多衍生自文學以外的學科領域。當代的批評言諛,「文類混淆」的傾向愈來愈明顯。許多理論宗師和批評大家,明顯。許多理論宗師和批評大家,諸如德希達、吉爾慈研究的範圍。橫跨學科,殊難貼上單一的身分標籤。相對的,國內的文學研究者和批評家也漸漸意識到科際整合的需要.至少不再堅持文學本位更不迷信單一的批評策略,而據以否定其他不同的批評理念。例如,鑽研比較詩學並致力於尋索共同的文學規律的葉維廉建議理論冢和批評家把自己所肯定的理論架構視為一種討論上的方便而設的,暫時通行的理念甚至只是一種一種假設是源自全面美感活動中的一種取向而已。又例如中文系出身的糞鵬程,理解到傳統批評模式的不足,從而肯定嘗新進路和多元化取向的需要,他在︿試讀王幼華﹀一文中指出,傳統的批評模式在歷經社會文化大變動以及文學作品本身不斷的變化發展以後,早已不敷使用。
捌、結語
我們在八○年代短短十年之間-隹臺灣見證了新批評、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深層心理分析、解構批評、記號詩學、詮釋學、讀者反應理論、新馬、社會文化批評、女性主義回……判時也經常目睹﹁建檮本國文學理論﹂的呼籲。臺灣的文學批評園地,稱得上多彩多姿,熱鬧非凡。
黃國彬曾以文學批評的隱憂為題,不滿當代批評言談濫用學術語,董崇選也指責一心一意以應用術語為目的新潮批評言說卻常常語焉不詳,常常令人不知云。而方面使用新潮術語的人還沒完全融會貫通,尚未鍛鍊出化繁為簡、深人淺出的功夫.,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專門術語原本需要花費功夫研究方能掌握。
學術討論是以術語建立起來的,﹁賦、比、興﹂也是術語,只是大家已耳能詳罷。米使用術昭,充其量只能搞出燒汞燎丹術,無從建立現代化學。不使用術語,我們也只能搞些印象式評論,而成就不了嚴謹的文學批評。
又例如,結構主義甫正式在美國登陸︵一九六六。︶,不久以後便告天折,代之而起的批評主流是解構批評。但我們必須知道,德希達的解構理論可以說是針對結構主義而提出的批判。沒有結構主義,根本不可能有解構學說。
最後,我們是否應該努力揣摩中外各家理論,截長補短,綜合歸納出一種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批評理論呢?陳慧樺的理解頗有參考價值他認為目前文學理論的派與派之問固然因指向和重點不同而格格不入,甚至連同派的批評家也因社會文化背景以及教育背景之差異而無法採取一致的步驟和立場當今的批評詮釋已不再可能是凝聚的、向心的,而是分歧的、解除中心意識的。那也就是說,台灣沒有真實而熱絡的文學批評的社群活動缺少激濁揚清、突顯典範的風尚。長此以往,文學批評恐怕終將局促於邊陲地帶,無法成為文學活動重要的一環,遑論進入核心。
下一篇:論理旅行與文學史(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