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31 11:16:46fiona

記於吳康和班傑明之後

寫完上一篇,我一直覺得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

 

我曾有一個困惑。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中,電影中陳述他們-布萊德彼特、凱特布蘭琪,在兩人都四十多歲時(一個老到四十歲,一個年輕成四十歲),終再相遇,他們的愛情也終於釀成醇美的酒,彼此相伴地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電影裡強調的似乎是,他們兩人,在四十多歲時終於追上彼此。然而,追上的究竟是什麼?我想來想去,不過是外表上的匹配罷了。如果布萊德彼特逆轉的只是外貌,而心智和一般人相同的直線前進,那麼他和凱特布蘭琪之間,在心智上、經驗上從來就沒有所謂老少配的問題。那麼為什麼他們的愛情一直到四十多歲時才終能開花結果?

 

第一,年少的凱特布蘭琪對於皺紋多得像沙皮狗的布萊德彼特,根本感受不到愛情的呼喚。儘管當彼特要出遠門時,她叫他到了哪裡都要寫信給他。這是愛情嗎?還是忘年之交,或是什麼別的?

 

第二,年少的凱特布蘭琪不懂戀愛,心智上同樣年少的彼特也是。不幸的是,在他們懂得之前,他們就失去了地緣關係。

 

第三,因為他們兩人在外表上的年齡不同,因而在社會上被賦予不同的任務,也有了不同的追求和相異的際遇,這讓他們彼此錯過。

 

這些無聊探究其實來自一個核心的問題,如果「真心相愛」,如果「努力相愛」,哪有什麼問題?我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解答,那就是在真實的世界了,瓊瑤也救不了你。對我來說,如果要找出一個合理的解答,那就是,「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雖然拍得貌似唯美浪漫,但它並不是一部瓊瑤式的電影。

 

我在網路上隨便看了幾篇觀眾的觀看心得/評論,其中有篇說到,他認為「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又是一部推崇「初愛」的電影,就是類似日、韓純愛劇、瓊瑤連續劇講求的的那種初戀、兩小無猜才是最美公式。但我卻不這麼認為。

 

就我上述歸結的三個可能,只有最後一個才勉強搆得上瓊瑤那種愛情在時代動盪、家庭背景的相異、旁人的拆散下仍奮力開出花來的劇情。而這也才與真實的人生相仿。

 

就我認為,「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裡的主角兩人,根本沒有「努力要在一起」這一套。他們順服於兩人外貌年齡上的差異、不同的追求而分離(不管是因為害怕社會輿論與壓力,或者兩人在當時根本沒有相愛),順服於兩人相遇且外表年齡上的匹配在一起。當然他們相愛不只外表上的匹配,還有心靈上的,但若沒有前者,以電影邏輯似乎又行不通。

 

但想到吳康,電影邏輯又是真實人生的邏輯。如果有一個男人,從頭到腳都是一個一歲娃的模樣(即使他有成熟的心智),有哪一個女人會愛上他嗎?我不知道,但我想,困難重重。不過,吳康的悲劇還來自他因身體所囿,而無法有開闊的見識。在這個時代,沒有上學、不識字且又足不出戶的人,即使年齡上長成了二十二歲,恐怕也沒有一般二十二歲青年該有的心智與見識。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裡有另一個橋段直陳了一個命題:如果不a,就不會發生b,又如果不b,就不會c,說明人生的際遇都是因果鍊鎖造成。再者,這些abc事件,甚至不是來自慎重的選擇和決定,但他們卻大大地影響了往後人生的走向。這個橋段某種程度呼應了我上述的邏輯。

 

真實的人生裡,很多時候沒有那麼多的「刻意追求」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彼特和布蘭琪,不是盼啊盼啊,終於盼到四十歲時在一起,而是恰巧的重逢,恰巧的匹配,以及難得的心靈一點通。過了這個天時地利人和,又要星散而去。

 

這就像是問你,某個昔時的好朋友為什麼地理的距離拉開或人生的階段不同就不聯絡了?答案只有幾種,要嘛挑眉說「其實以前我們就沒有那麼好啊」!要嘛哀怨無奈地說,「沒辦法,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際遇,想得不同了,心靈就沒有那麼相近了」,或者,「我也不知道耶,可能沒辦法像以前一樣常在一起啊,各自就有了各自的新朋友(情感依附就沒那麼重了)」。

 

沒有為什麼,沒有人每天都在奮力做選擇。即使選擇了甲,你也沒有發現因為甲的選擇而影響了隱性的乙;或者,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BUNNY 2011-04-12 23:05:00

也不是這樣子,就像您說的各種朋友有各種功能。偶爾聯絡也不代表感情不好。話說回來,看到您這篇好像才想起我忘了我們似乎有約,真抱歉阿過節的時後新竹高雄的跑,下次我們再約個時間吃飯。

版主回應
我說的是那種,疏遠到一個地步就完全淡去的那種. 沒關係啦,我記得你說你要去新竹,我後來因故也沒留在高雄了. 2011-04-14 09: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