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14 02:39:50尚未設定

一些想法與回應

關於公投,很多的聲音與討論,關於合法性關於批判性公眾力量,關於民主自由正義等價值的辯論還有尊嚴這件事,總統選誰以及公投投不投在我心中已有定見

只是對Joseph Chen的文做一些回應

我曾經轉貼過何春蕤教授[弱勢者的反戰立場]一文--做為一個女人,我不需要國家,做為一個女人,我的國家就是全世界。--與之呼應的是藝術家施工忠昊的無國度-[無國近了]的行動藝術的表現,企圖顛覆國家框架,跳脫統獨的狹隘侷限,印有台灣字樣的護照成為社會討論焦點的當時,也有聲音試圖撕開狹隘的國家認同意識,你可以以國家作為你的認同,但當性/別作為我最重要的認同的時候,於是你可以宣稱你是同志,你是酷兒,你是跨性別,何獨單單只能在護照上印上國家的符號

也許過於基進,然在歷史的推演進程中,相對當時的時代激進的思想觸發體制不斷產生新的變革,當我在辦公室和同事討論到總統選舉我要投廢票的時候,竟是被勸阻必須理智些, [投廢票]被某種溫和糖衣的包裹下被劃為(嚴正一些說是打壓)等於不夠理智, 幾近瘋狂賭爛的一時衝動下的決定與作為,而所謂理智難道就是在一堆爛蘋果中選個比較不爛的嗎(但也不是不理智),對於不公不義的選舉制度不應該做出一些反動?有沒有一個選項叫做[以上皆非]?除了二選一,沒有第三條路嗎?

而我們總是被迫不是選一就是選二(通常我們也用來逼迫學生在有限的選擇中就範),例如基本資料性別欄,男女二分,你只能從其中勾選一個[別人所認為]的你的性別,婚姻狀況也總是只有已婚/未婚 (有沒有[不婚]?)預設這個社會所有的人都將進入婚姻,未婚只是暫時狀態

當然 這都是枝微末節的小事
可所謂枝微末節則是體現無處不政治的場域

黃武雄教授[別讓公投污名化](2004.02.26 中國時報)一文中指出藍綠陣營[菁英政治]思考的侷限,各自認為人民對於兩道公投題目都將舉雙手贊成,因此對於公投抱持[多此一舉]或是[一廂情願]心態,而事實上民間對於兩道公投題目實則引發許多討論,圈叉之間,並不是藍綠陣營所認為的人民的[共識]可一言蔽之,細緻的討論是必須的,包括合法性關於批判性公眾力量關於民主自由正義,還有尊嚴,對於缺乏[批判性公眾力量]進入的公投題目,正可藉由公投之前的各種表達呈現觸發此種力量展現的時機

就[國際]的角度而言,會有所謂有[共識]的解讀嗎,會只有單憑數據來詮釋台灣320公投的結果嗎?而對岸會如Joseph Chen所言解讀所謂[高票過關][低票開出]的意義嗎?[人民因有權參與決策,才會關切公共事務。就因為有三二○公投,反對購買武器以擴大軍備的聲音,才會有機會廣受社會矚目,發展成公共論述。](黃武雄教授文)我認為這句話的涵義在於向國際展現台灣人民真正的民主與公民意識 ,[低票開出]並不是只能做[台灣居民還是希望跟大陸統一...](Joseph Chen文)的解釋,因此不論公投本質或動作或題目,應該還能展現的是更精緻的民主社會圖像,此間應有更寬廣的討論空間,以我而言,沒有枝微末節之事,都應該等同視之向全球主動發聲不被動地被單一詮釋或統或獨的結果

統獨之外,你會聽見台灣人民真正的聲音



------------------------------------------------------
黃武雄教授[別讓公投污名化](2004.02.26 中國時報)
http://www.intermargins.net/Headline/2004/vote040226.htm

施工忠昊-無國度
http://www.nocountry.com/

百萬廢票聯盟
http://www.nobno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