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4 12:38:51尚未設定

當代電影配樂精靈之一:楊.提爾森

故事要從「再見列寧」講起。

這部獲得二00三年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的作品,在二00二年底就已粗剪完成,那時電影音樂還沒頭緒,剛巧楊提爾森正好帶著樂團到德國柏林演出。看到楊.提爾森的名字,導演貝克想起了他過去的音樂創作,就主動到演出現場去邀請他作曲,並且拿了他過去的兩部電影"Children’s Games" and "Life Is All You Get"的錄影帶,請他抽空看看,或許就可以對貝克導演有些認識了。

提爾森也很爽快,當時他正在做巡迴演出,於是就在旅行車上看了這兩部電影,覺得導演有一種特殊的個人觀照,也有一種溫柔,能夠與他自己的生活起共鳴,於是再順手拿起「再見列寧」的劇本細讀,兩個人就開始互通訊息,等到提爾森演奏會行程結束後,貝克正式寫信給他邀請他來替「再見列寧」配樂作曲,楊也回信說他願意一試,就這樣開始了彼此的合作。

提爾森印像最深的電影是莫利斯.皮雅拉執導的「給我們的愛」一片,他認為:「電影就應該包含有社會關懷,也要有真理,『再見列寧』中所透露的歷史荒謬現象,就深深感動了我。」他認為「再」片其實包含了兩大主題,一個是男主角的母子親情,另一個則是德國統一的歷史變革和政經文化變動,提爾森充滿流線律動的音樂感情讓人深刻感受到大時代的小兒女感情,但是他卻一再謙稱其實音樂只做到了母子情深的那一面,歷史的變革還是以影像的衝擊最為強烈。他說:「我要寫的電影音樂一定要先認同電影的主題,才有感覺,創作「再見列寧」時,母親正好病危,所以,感覺特別深。」

電影是綜合藝術,貝克導演認為其中的音樂元素是最難掌握的,因為文字和影像都很有確,只有音符很抽像,讓人很難掌握最後會是何等風貌。他認為揚爾森的作品都隱含有一種哀傷的氛圍,但不是低沈到底的黯然情傷,不是那種絕望到底的音樂,而是人心淒迷卻猶有藍天在頭頂的哀愁/樂觀混合體,所以才把作曲工作交付給他。

提爾森和多數的電影配樂作曲家不太一樣,他:「我創作時沒有辦法接受別人非常詳細地告訴我該做什麼,也不願意看著畫面來作曲,所以,和導演見了幾面後,我就寫了伊媚兒給導演,請他讓我獨自來創作。」貝克導演只剩十五天就得交出拷貝,時間很急迫,他又必需至少完成十八段音樂,在這麼大的壓力下,「我把自己的四周全部淨空,只有完成一部份音樂時,才會讓貝克和製片來聽聽我完成的片段,我只能在一個完全孤離的狀態下去創作。」作曲之前,他有言在先,強調他很難像其他配樂家一樣,先計算好畫面秒數再依據這個長度去創作音樂。但是說歸說,做歸做,他交出的作品讓貝克滿意極了,不但旋律有味,更都符合影片片段所需要的長度,推崇他是很懂得電影音樂創作的人。

「創作電影音樂很像一場遊戲!」楊說:「 有時候我的時間很優裕,可以慢慢寫,也清楚知道該用什麼自己鍾愛的樂器去表現;有時候根本沒頭緒,不知道用什麼樂器才好,於是只好靠直覺去發想了。」

專攻小提琴與鋼琴的楊承認自己年輕時期深受龐克樂團「The Stooges」 和Joy Division的影響,他喜歡他們的唱片和接觸音樂的方式,他們演奏音樂時不太注意技巧,順著直覺去走,樂在其中。他的音樂類型很寬廣,不時有各種跨界的作品,他說:「界定我的音樂,不是我的工作。」

楊提爾森在法國不列塔尼半島的布瑞斯特出生,開闊的海景帶給他豐富的創作素材,幾乎每張唱片中的樂器演奏都是自己來,從鋼琴、小提琴、手風琴、班鳩琴、曼陀鈴、吉他、豎琴、口風琴、電顫琴、鐘琴、口琴和電子合成器…都會玩。

他的作品結合了民謠和流行歌曲的形式,也有濃厚的舞曲風貌,既像法國咖啡館的街頭音樂,又帶有前衛色彩,聽起來就有很明確的法國風味,特別是手風琴的運用更是最鮮明的法蘭西色彩。

他真正成名的電影配樂作品是「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但是他卻一直不敢承認他曾替「艾」片配樂,關鍵在於他幾乎沒有寫下什麼新的旋律,基本上都是舊作品在充數,卻創造了讓人難忘的影音效果。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是法國鬼才導演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的代表作,鮮豔飽和的銀幕色澤,天馬行空的奇幻狂想,繽紛多彩的人生奇遇,勾動了許多觀眾的心,但是這部電影都快剪輯完成了,配樂卻遲遲未敲定,有一天居內在開車的途中聽了提爾森的音樂,驚為天人,急著向製片索取了他的五張音樂cd來聽,覺得這就是等待許久的電影音樂,立刻就決定請楊創作「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當時提爾森正在忙著新專輯L'Absente,他的回答是:「我忙不過來,沒辦法重新替電影配樂重新作曲。」

但是居內沒有放棄,他一方面從楊的舊專輯中挑選合適曲目,另一方面則要求提爾森在短短的兩個星期之內把舊旋律重新整理成合適電影的新樂段,楊很喜歡這部電影,自己也發了很多異想,連玩具鋼琴到打字機全都成了搭配音響的環境樂器,但是更大的震撼卻是當居內把已經配上音樂的電影片段寄給他看時,他才發現影音配合得這麼好,所以他也不再堅持另外創作新曲,「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就在這樣的矛盾拔河中誕生。

其實,提爾森年輕時就曾試過電影配樂,當時是片商要重映卓別林的經典默片「The Kid」,於是他就試著寫下短曲,配合電影映演現場來彈奏,反而是他自己創作的樂曲因為旋律輕鬆愉快,廣受人們喜愛,從1998年就已經悄悄入侵法國電影了。艾力克宗卡執導「天使熱愛的生活(La Vie Revee Des Anges)」時,就邀他負責音樂,這次合作經驗讓他大開眼界,因為他看過電影後認為內容已經相當飽滿,根本不需要音樂,但是宗卡卻不放心,堅持要加音樂,最後就從他已經發行的唱片裡選擇了「Street Of Cascades」作為片尾曲,這次的心得是電影可以用音樂,但是千萬不要過度,很多場景不加音樂其實更好。

緊接著安德烈泰辛內Andre Téchiné的「甜蜜愛麗絲」和菲力普奎雅Philippe Guay的「三個八」也都採用了他的現成音樂旋律。雖然因此開啟了他和電影配樂的因緣,但是怎麼說都還不算真正來為電影配樂,直到「再見列寧」,一切才都不一樣了。

「艾」片為提爾森奪得了法國凱撒獎的最佳電影音樂獎肯定,但是他對各種電影獎的活動很不以為然,他說:「同一族群的人用各種儀式來慶賀自己,實在不是個好主意,讓我想起了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不過,他的命運和創作路程就此改變,許多歐洲影評人譽為是「法國的麥可奈曼」(奈曼以電影「鋼琴師和她的情人」享譽影壇),因為他們的音樂都有相當程度的反覆運作,符合「低限主義」的特色,但是他說:「我很喜歡麥可奈曼早期作品,特別是他用另外的能量來詮釋古典音樂的素材,我在青年時期狂戀吉他,又受過古典音樂教育,這種重複的技法不算什麼,但是我並不覺得我們的音樂風格很近似。」

在提爾森的心中,電影音樂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喚醒大家的感情,但也可能因此添加出其他的作用,「我只是機緣巧合踏進了電影配樂的世界,音樂和影像是兩種完全不同,又各自獨立的元素,組合在一起,誰也料不准會蹦出什麼火花,產生什麼新生命,這種相互跨界指涉的混合創作,太神奇了,我還在摸索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