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3 20:07:45芙伊娃

災難中的兩種數字

去年底的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北部發生令人難以想像的8.9級強震,隨後引發了大海嘯,「波」及南亞多國,自此,這場世紀浩劫使得度假天堂變成人間煉獄,而隨後的難民安置、傳染病防治、心靈重建…等,才是更加困難的挑戰。

災難發生後,有兩種數字不斷引發世人的關切。第一種是遇難人數,從第一天媒體預估的數千人,到一萬人、二萬人、五萬人、突破十萬人、可能達三十萬人…直到難以估計;另一種數字是捐款數目,包括政府以國家名義捐出、民間組織募集、各項演藝晚會號召…等。人們基於手足之情與互助之愛,時時關心這兩種數字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在呈現數字的過程與背後,還有幾個怪現象值得深思。

首先是媒體傳遞遇難人數的狀態,就台灣電視的表現而言,其實與報選舉時的得票人數沒什麼兩樣,漫天消息中不斷加碼,再配上主播高亢的播報語調,就形成一種促使閱聽人一方面擔心災難之嚴重、二方面又隱約好奇死傷數字到底會多高的弔詭心理狀態。

其次是國與國間的互助,也成為強權競爭的角力場,連我某政府官員都一度「為捐款數字進入前十名感到驕傲」,說真的,大多數的台灣人民都是基於人飢己飢來盡點心力,沒有人希望用如此多的傷亡,換來一個「感到驕傲」的機會吧!

再來是演藝圈的表現。雖然一如往常地舉辦了大型團結募款晚會,不過事件發生後的五天,台灣還是照常地舉辦了各項歡樂的跨年晚會,彷彿南亞災情從來沒有發生過,然後又在一週後舉行了數個莊嚴神聖募款晚會。同樣的面孔,同樣的歌聲,卻有著相當疏離、矛盾的表現。

如果天災促使人們反思個人與集體的生活狀態,戳穿了資本主義看似堅固的外殼,揭露個人可以獨立生存、努力向上、有錢什麼都可以擁有---終是神話,那麼,我們更不能又迅速地落入消費式的同情與一時的激情,而輕易迴避了這些詭異現象背後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