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之龍母拜山探訪油桐花 2012-04-18
龍母拜山,海拔732公尺,3等三角點,編號7130號。
除了最後10分鐘攻頂的陡峭爬坡之外,起行一路行來皆走在寬敞的產業道上,此地應該有開墾在種植一些農作物,但我一路行來都沒看見有種植甚麼痕跡?除了沿途路旁接的塑膠水管~~~
此地也常有單車騎士在此路段出沒,還好今天非假日,除了遇到3位遊客之外,別無他人。
今天來是想看看油桐花,也走一趟從未爬過的山而來;懷著郊遊的心情獨自慢慢走這一趟油桐花道路。
輕輕的我拾起幾朵的油桐花 如此輕薄的身子是紅顏都薄命嗎
隨風飄落時 宛若雪花的翩然緩緩而下 於空中輕盈舞蹈似旋轉
隨風 隨意 輕送飄至不知之處 潔淨的身子 卻隨之落土化為泥
掌中輕輕托缽著 不想讓塵土沾污妳一身潔白 幸福的油桐花啊
油桐花它成為客家文化象徵精神,除了剛好與客家人生活地區相近外;油桐樹性喜生長在丘陵、山坡地及淺山地區貧瘠的土壤,而且生長環境越差,花開的越漂亮,這恰巧也與客家人隨遇而安的特性一樣。
漸漸的由北到南各地都可以欣賞到這場美麗的五月雪,與其擁擠的人群中尋芳,何不找個悠靜的油桐花下來的靜靜觀賞呢?
紫斑蝶不時也在林道上三五的在其間出現
台灣油桐小史
油桐原產於長江流域,引進台已有百年的歷史,主要用來榨桐油。
油桐樹在植物上的分類屬大戟科喬木,台灣有木油桐(千年桐,果皮皺摺),和桐油樹(三年桐,果皮光滑)兩個品種。
木油桐生長快速,可做家俱、火柴棒、牙籤等,同時也是火柴和造紙工業的理想材料。
桐油樹以採果搾油為主,果實可以來提煉防水性佳的『桐油』,美濃紙傘就是塗上這種油來防水,另外也是漆的重要原料。
今的要爬的山『龍母拜山』的指示牌出現了,心情也篤定多了,因為沒走錯路。
山腳下是『青山村』,一個山地小村莊。居民很辛苦的從深山裡接水下去,其實青山村這兒在古早時代溪水是很充沛的。由於開墾...種種因素水土被破壞之下,使得溪水乾涸了,這裡曾有『海神宮』、『大水沖』等之風景區,也隨水源的不見而沒落消失。
油桐花瓣帶有桃絲 看起來應該是粉紅色的 是雌雄同株異花
路在這個小小指標引導離開了產業道路,開始爬上山頂之三角點。
一朵油桐花剛好落在一棵枯樹長出來野生木耳上面
由山頂向西看下去的景物,右下角是青葉村。
編號 NO 7130 沒走錯~~~哈哈
林道途中可見沙溪林道的山-右邊那座漂亮的山是『庵婆加山』
龍母拜山南峰
山下的小村莊也很美麗,值得一遊;只是時間已晚,留待下回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