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1 18:10:00細路飛

山城春雪

整個四月到五月,客家庄人來人往,每十五分鐘一班的觀光列車,送來了手拿相機尋找美麗片段的過客。

數分鐘的尋覓、讚嘆、留影,就保存了一張張永遠的回憶。

接下來等車前的半個小時,正好加入特產店的搶購人潮中。

清晨六點,我坐上難得向北的列車,想一探五月雪芳蹤,卻在來回轉運約十小時的行程中,只見眼前觀光客穿梭雜踏的蹤跡,那想像中有著老婦人坐在搖椅上,回想著微微晃蕩生命故事的桂花巷,也只剩人人席地隨處食用的桂花釀。

既名五月雪,因此油桐花最美的時候,並不在四月盛開之際,而是群芳以清秀之末墜落的姿態。

早到的時節,未聞馨香,更不忍卒睹過客搖下繁花的景象。
在禎禎美麗照片背後,是生命被強迫結束的事實。

突然想起「暗戀桃花源」裡,逃離家園進入桃花源的漁夫,在一片粉紅緋櫻的舞台背景前,喃喃自語地念著:「落英繽紛…」。臉上卻是悲憤難忍的表情,心中無法忘懷的是背地裡偷腥的袁老闆和春花。

原來每個看似美麗的描述,不見得都有著一樣美麗的想像情節。

看著早先預訂的車票,我背上只拍了不到十張照片的相機,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個充滿魔幻寫實的場景。一個人,坐在陌生的車站大廳,寧願打盹渡過失望的一個小時。

半夢半醒間,我好像突然間明白了當年那段似懂非懂的相聲段子,金寶半開玩笑地說著:「悲到底,就是種美了。」再回過頭看他與林青霞共演的「暗戀」橋段,彷彿也呼應著。

如果少了年老時無奈相見的結局,是否我們還會熱烈地感動於青春易逝的美好戀情?

唯美,真是一抹隨風而淡的殘香。
fromsky 2007-05-11 23:45:43

這是為什麼詩人總是在最潦倒的時候才寫出最動人的詩篇嗎?

在真實的瞬間裡,究竟當下有多少的深刻?
也許我們看得見一些些,
卻無法完全感受。

時間走遠了以後,
也只留下些許痕跡來證明這個曾經。

只有所謂的旁人,才能在想像中體會這種美麗的哀愁,不也慶幸?

小江 2007-05-11 20:14:26

油桐花,真的是要凋謝的時候才漂亮。